(十二)大力发展民营工业,增强发展活力。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决定》(川委发[2003]14号)的有关政策,为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消除体制性障碍。重点支持科技型、劳动密集型、农畜产品加工型、生态环保型和外向型民营企业加快发展。鼓励和支持竞争力强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制。着力培育一批“专、精、特、新”的中小企业,切实解决中小企业在融资担保、技术创新、社会服务、权益保护、信息支撑等方面的问题。
四、依靠科技,推进创新,提高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十三)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融合。积极推进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制药等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着力抓好电子信息产业的产品制造、教育培训、科研开发、传播输送和国家级、省级制造业信息化重点城市工作,加强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信息安全产业化基地和集成电路设计基地的建设,加快社会信息化建设,打造西部信息产业高地。加大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绵阳科技城数字家电产业基地的建设力度。
(十四)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步伐。积极应用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清洁燃烧技术、高效节能技术、安全生产技术等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企业提质增效和产品升级换代。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企业的设计、工艺、生产、仓储、营销、管理等系统的信息化水平,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
(十五)建立技术创新体系,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着力培养企业原创能力,抓好孵化器、重点实验室、大学科技园区、工程技术中心等的建设,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抓好各类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对科技研发和技改贴息的投入力度,确保每年财政安排的科技投入高于经常性财政收入增长,力争全社会重点科技创新投入年增长15%以上。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风险投资机制,积极争取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集中力量实施一批产业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引导企业提高知识产权管理意识和管理水平,大力开发一批核心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力争创建行业技术标准;推动企业实施专利战略,建立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知识产权预警机制;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培育和发展一批技术含量高、品牌信誉好、市场竞争力强的拳头产品,大幅度提高四川品牌在国内名牌中的比例,争创国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