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

  (六)着力发展大企业、大集团,增强其对工业经济的支撑和带动作用。通过跨国、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的资源整合,采取托管经营、产权连接、资产重组等方式,发挥核心企业的扩张、聚集、扩散能力,打造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到2010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50户、在50亿元以上的达到20户、在100亿元以上的达到10户,到2020年,销售收入在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到100户、在50亿元以上的达到40户、在100亿元以上的达到20户。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集团资金、技术、品牌、管理的优势,积极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大集团的配套协作,形成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七)整合科研、军工优势,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通过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积极推进军民结合、军地结合、产学研结合。充分发挥军工企业、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的优势与潜能,实现资源共享。强化分工协作,促进中央企业、军工企业与地方企业的经济技术合作。通过科研投入多元化、人才技术资本化等方式,形成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机构的紧密联合,促进我省科研、军工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
  (八)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努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充分利用我省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丝绸、食品、陶瓷、皮革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重点扶持技术含量高、就业容量大、出口能力强的企业,积极发展都市型产业、特色加工产业以及面向生产领域的服务业。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通过劳务订单、项目承包、定向培训等方式,做大做强劳务输出产业。
  (九)大力推行资源综合利用和再利用,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发展环保产业,推行清洁生产和绿色技术,淘汰污染严重、高耗材和高耗能的落后工艺和装备,采用和推广无害、低害、废弃物回收处理新工艺、新技术,全面推进能源、原材料、水、土地等资源节约工作,提高资源的利用和再利用效率。抓紧矿产资源勘查,实现科学合理开采。加大对生态型工业园区的政策扶持,加强对工业污染的监控治理,加快建立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面向市场,扩大开放,着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十)抓好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做好重大项目的实施和储备工作。抓紧抓实英特尔芯片封装、年产60万吨乙烯、80万吨甲醇、10万吨二甲醚、8万吨甲烷氯化物、1000万套轮胎、攀西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和瀑布沟、锦屏一二级、溪洛渡、向家坝、两河口、双江口、亭子口水电站等重大项目的实施工作。继续保持成套设备、水电、名酒、飞机制造和航空电子等特色优势产业在全国的领先地位。积极引进和滚动实施一批市场前景好、竞争力强的大项目,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十一)全方位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促进产业升级。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大力拓展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努力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有选择地承接国际和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入川发展,推动招商引资与结构调整良性互动,促进产业升级。对引进重大项目,实行重点招商、重点跟踪、重点协调、重点服务、重点督查,并在项目立项、工商注册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对一般性竞争领域的对外招商项目放开持股比例限制。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着力扩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特色优势产品出口。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