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工业发展的意见

  ——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2010年达到15%,2020年达到30%以上。规模以上企业生产及管理信息化系统覆盖率2010年达到50%,2020年达到100%。骨干企业技术装备2010年达到上世纪末的国际水平,2020年达到当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城镇化水平和非农产业就业比重明显提高。城镇化率2010年达到40%,2020年达到50%以上。全省非农产业就业比重2010年达到55%以上,2020年达到65%以上。
  ——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工业污染物排放全面达标。每万元工业产值能耗2010年降到1.9吨标煤,2020年降到0.9吨标煤。废物资源的利用率2010年达到70%,2020年达到90%以上。
  二、巩固基础,整合资源,形成竞争力强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四)依托优势基地和工业园区,发展区域特色经济。立足区域经济特色,强化要素流动互补,依托大中城市和城市集群,着力建设成都高新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绵阳科技城,德阳重大装备制造业基地,攀西钢铁、钒钛、稀土新材料基地,川南、川东北能源化工和纺织基地,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三江”流域水电能源基地。积极实施一批老工业城市重大技术改造项目,加大城市功能调整、企业搬迁和土地置换等政策的落实力度。发展和壮大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功能齐全、配套完善的工业园区,增强项目的承载能力。进一步落实关于保障工业用地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关政策,严格土地管理,依法用地,集约用地,保障用地。限制并逐步停止零星工业用地审批,新建工业项目和调整搬迁工业企业原则上要进入依法设立的园区或城市工业功能区,进园率2010年达到70%,2020年达到90%以上。着力打造一批工业强县。
  (五)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构建和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具有资源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水电、机械冶金、医药化工、食品饮料等支柱产业。着力抓好芯片、光通信、数字视听、软件、信息安全、电子元器件、重大装备制造、航空航天、核电设备、汽车、钢铁、名烟名酒、中药材加工、天然气化工、盐化工、石油化工、煤电冶等产业链的培育和发展。充分发挥可再生的生物资源优势,按照国际标准,以粮油、肉奶、果蔬、茶叶、药材、丝麻、林竹、花卉等为重点,抓好一批农畜产品深加工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发展一批具有较强实力和知名品牌的农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和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成西部重要的农畜产品深加工中心和营销中心。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