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徐州市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城区防汛抢险预案的通知

  3.京杭运河排水区。京杭运河与市区防洪排涝有关的是蔺家坝到解台闸段河道,长26.02公里。河底高程27.0米,底宽60米。市区北部范围内的雨污水通过荆马河、徐新运河、丁万河和拾屯河等支流排入京杭运河。该河段除解决区间排涝外,尚需解决湖西地区484平方公里10年一遇涝水。该段河道堤防由于局部缺口的存在,排水标准不到20年一遇。除荆马河于2002年按50年一遇防洪,20年一遇排涝进行治理外,其他支河大部分未按标准进行治理,该排水区整体沟河排涝标准约5-10年一遇。
  4.房亭河排水区。该区承担市区排涝任务的主要是三八河,该河起源于狮子山,在铜山县东贺村附近入房亭河,全长9公里,流域面积34平方公里。河底高程28-28.5米,底宽6-11米,排涝标准不足20年一遇。
  (二)防洪排涝工程规划建设进展情况。从1991年开始,我市就着手市区防洪排涝规划工作。经过3年努力,于1994年完成《徐州市区防洪排涝规划》,并通过省专家组的评审,经市政府批准执行。防洪排涝规划,确定市区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1997年市区特大暴雨后,按照省委、省政府领导指示精神和建设特大城市的总体规划,我市调整了城市防洪规划,确定近期按50-100年一遇、远期按100-2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治理,并编制了《徐州市近期防洪排涝规划》。市区先后建设了袁桥、黄茅岗、黄河新村、段庄西四座强排泵站,加固了云龙湖八一大堤,实施了荆马河治理工程,疏浚了市区段故黄河,加固了故黄河丁楼闸、李庄闸及奎河袁桥闸等涵闸,扩建了部分排水沟管,实施了故黄河郑集分洪工程和云龙山截流沟、老房亭河疏浚、湖滨新村排水沟及马场大沟建设等市区防洪应急工程,使徐州市区防洪排涝能力有了一定提高。按100年一遇防洪、20年一遇排涝标准,编制完成新的《徐州市城市防洪规划》,于2002年底通过了省水利厅组织的专家审查。
  (三)防洪排涝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市区防洪安全影响。郑集河南堤目前仅达到20年一遇防洪标准,与湖西大堤不相适应,南四湖洪水对徐州市区构成严重威胁。故黄河徐州市区及以上段干河淤积严重,多处堤防标高不足,甚至无堤,严重影响其行洪能力,控制建筑物丁楼闸、李庄闸也有防洪隐患。京杭运河部分堤段无堤或有缺口,整体防洪能力不足20年一遇标准。主要支河丁万河、徐运新河、拾屯河河道狭窄,淤积严重,未彻底疏浚。三八河及大庙站上房亭河段排水标准低。
  云龙湖水库大堤虽按100年一遇标准加固,但两个泄洪闸未加固,存在防洪隐患。上游三条入湖支流防洪标准低,不能有效控制进洪,给市区造成很大的防洪压力。奎河没有得到全面治理,市区段淤积较为严重,整体标准低,不能满足防洪排涝的要求。加之下游有拦山河、二十五里沟、灌沟河等山区支河洪水抢占河槽,顶托上游洪水,影响市区泄洪排涝。
  市区山丘众多,占市区面积1/3以上,多为馒头山,分散孤立,山脚下缺少拦山截水沟和滞蓄地,一旦发生洪水,则无任何缓冲、滞蓄的余地,滚坡而下,直泄市区,容易造成重灾。 市区排水管网部分地段年久失修,不完善,不配套,标准低。加之部分新建工程,忽视地下管网建设,破坏原排水系统,造成低洼地区排水不畅,极易受涝。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