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徐州市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城区防汛抢险预案的通知

徐州市政府关于印发徐州市城区防汛抢险预案的通知
(徐政发[2004]86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
  市防指组织有关部门修订的《徐州市城区防汛抢险预案》已经市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希认真贯彻落实。

                                二00四年六月二十九日

徐州市城区防汛抢险预案

  一、城区基本情况
  (一)经济概况。徐州市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素有“五省通衢”之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徐州市已成为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省重点建设的四个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之一。市区(不含贾汪区)面积348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89.05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18.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7.24万人。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51.67亿元,农业总产值14.4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9.03亿元。初步形成煤炭、电力、冶金、机械、建材、化工、轻工、纺织、食品、饲料、医药、塑料、电子、仪表等工业门类齐全,轻重工业协调发展,具有一定规模和生产能力的工业城市。
  (二)自然特征。城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7°18′,北纬34°17′。地貌形态为侵蚀平原。故黄河横贯全市东西,并形成自然分水岭。市区周围丘陵起伏,群山环绕,海拔100-200米,市中心地面高程在31-33米。城区地震烈度为7°。
  城区位居中纬度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既受东南季风影响,又受西北季风控制。气候特点是:雨热同季,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清爽适宜,冬季寒冷干燥。市区多年平均气温14.2℃,极端最低气温-23.3℃,极端最高气温40.7℃;多年平均降雨量845mm,年降雨量主要集中在6-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60%左右。年最大降雨量1360mm(1963年),最大一日雨量345mm(1997年),最大1小时降雨量119.3mm(1980年),年平均蒸发量1721.6mm。
  以故黄河为界,分属三个水系:故黄河以南属淮河流域、奎濉河水系,以北属沂沭泗水系,故黄河自成水系,“一城三域”水系复杂。
  (三)洪涝水对城市的影响。市区周围岗岭起伏,群山环绕,四周高、中间洼,形成了“锅底洼”的特殊地形,加上“一城三域”的复杂水系,使城市大部分地区处在微山湖、故黄河和云龙湖水库的洪水位之下,洪水威胁主要来自微山湖、故黄河及云龙湖水库。市区周围山丘众多,山洪居高临下,加之城区排水沟管标准低,排水不畅,涝灾亦是市区的主要灾害。 市区整体防洪排涝标准偏低,与《徐州市城市防洪规划》要达到100年一遇防洪标准、20年一遇排涝标准仍有一定差距,极易受洪涝灾害威胁。因此,洪涝水一直是徐州市区的心腹之患。
  洪水对徐州市区的影响:一是故黄河,为一条“悬河”,东西横穿市区,洪水位高出市区地面5-7米,一旦出险,市区将会受到“灭顶之灾”。历年来,按照“梯级控制、分段截流、增辟分洪道”的规划进行治理。规划故黄河市区段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现按50年一遇防洪标准实施。在市区以上增辟郑集分洪道(分洪流量150立方米/秒),市区改建济众桥、和平桥等。2003年实施了和平桥改建工程,2004年实施济众桥改建工程后,故黄河市区段能达到50年一遇防洪标准。二是微山湖,湖西大堤及郑集河南堤构筑了徐州市区北部防御微山湖洪水的主要屏障,现湖西大堤及郑集河南堤分别按50年一遇、20年一遇标准实施,洪水位高出市区地面3-5米,一旦出险,故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将受淹。三是云龙湖,其保坝标准按100年一遇设计、2000年一遇校核,洪水位高于市区地面3-5米,一旦垮坝出险,故黄河以南、以西15平方公里老城区将受淹,平均水深可达1米以上。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