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发[2004]6号文件精神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实施意见

  三、创新工作思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参与机制
  (六)以企业为重点,积极发展有特色的优势产业,促进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经济,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转化,是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扩大社会就业、改善人民生活的根本大计。通过组织引导我市企业充分利用西部地区资源、政策、市场优势,进行生产要素优化组合,促成一批在西部地区有发展前景的经济合作项目。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一个重点就是调整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这也为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继续鼓励我市资源型企业与西部资源地开展合作,在西部建立原料开发和初加工基地;推动我市大型企业或专业市场到西部地区及周边国家创办分市场,逐步建立以大中城市为核心,覆盖整个西部地区的营销网络;注重将自身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西部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我市的优势产业在西部地区通过收购、重组、控股、兼并等形式,实现低成本扩张;组织我市企业在参与西部大开发中,通过实施“走出去”战略,寻找新的发展商机。
  (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长期重要任务,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在参与西部大开发中,一定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社会进步协调推进。要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严格控制被淘汰的生产工艺、设备转移到西部地区,尤其是严禁我市“六小”企业向西部转移。要充分利用我市农业、林业生产和技术上的优势,积极有序地组织企业参加西部地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风沙源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
  (八)围绕我市“三大特色经济”、“四大产业基地”、“六大产业集群”建设,加强与西部地区企业的合作。贯彻以线串点、以点带面的区域发展指导方针,除积极组织我市企业参与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长江中下游经济带和南贵昆经济区等重点经济区域增长极的建设外,还要发挥青岛作为沿海开放城市的区位优势,积极参与沿黄河流域经济带、环渤海湾经济协作区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认真研究探讨半岛都市群联动与合作机制,充分发挥青岛市的聚集与辐射功能,通过区域经济增长极的培育,加强我市企业与西部地区企业之间的经济协作与产品配套,带动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为我市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