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支持公共技术开发,构建面向工业信息化的支撑服务体系。政府要为企业提供公共技术方面的服务,降低软件企业在新产品技术创新方面的资金风险和技术门槛,带动我市更多的软件企业提高创新能力和为工业企业的信息技术服务能力;成立专门的企业信息化管理咨询机构,组织企业管理和信息技术方面的专家,采取多种形式为企业管理模式的优化提供有效的咨询服务。
建立开放式的青岛市企业和产品数据库,树立青岛经济网上形象;以企业商务在线为基础,联合各大信息网络服务商和“窗口”网络单位,构建面向全球的电子商务平台,为全市企业的电子商务服务。年内,选择100家企业进行电子商务试点。
3.完善技术交易市场,营造企业利用外部信息技术的社会环境。在全市树立技术商品的新观念,形成尊重技术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术交易市场。政府要积极引导,规范技术交易市场,提供信息发布,让软件企业和应用企业相互了解,各取所需。
4.搭建青岛软件出口核心平台,为企业开展国际合作服务。走软件国际化道路,是我市引进国际尖端信息技术和管理模式的捷径。要利用政府形象和政策支持帮助企业与跨国公司开展多种方式的合作,快速发展我市的软件出口;以政府支持为依托,骨干企业为支撑,组建市软件出口联盟,建立面向国际的核心运营平台,形成我市软件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渠道和窗口,进而推动我市信息产业的整体发展;充分利用政府城市间交往和国际合作机会,推介宣传本地企业,帮助促进企业向外发展。
5.启动“数字青岛”工程。借“奥帆赛”东风,迅速启动“数字青岛”工程,尽快实施应急联动指挥系统、城市一卡通、“诚信青岛”、“平安青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城市地下管网设施、海洋资源信息化等一批建设项目,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组织,有效整合城市资源。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协调作用和资源优势,通过对信息化工程项目的支持,给企业以市场机会,提高行业竞争力,借此带动整个信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完善青岛市城市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强化青岛市信息网络互联中心功能
以“中国?青岛”综合城市门户网站为依托,建设全市统一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搭建应用服务托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加大信息资源的整合力度,在全面宣传青岛、推介青岛的同时,通过搭建企业门户、网上招商、电子商务等全市统一的应用平台,进一步吸纳我市及周边地区的信息网络入网互联,形成区域性信息网络互联中心,成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面信息服务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