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南市棉花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的通知

淮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淮南市棉花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的通知
(淮府办[2004]136号)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施意见》(皖政(2003)52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2003—2007年)的通知》(皖政办(2004)13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现将《淮南市棉花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二00四年十月八日

淮南市棉花产业化发展规划(2003——2007年)

  一、发展现状及市场前景分析
  我市是全省主要产棉地区之一,全市棉花种植面积近6万亩,加工能力4万吨。在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中,从事棉花产业的有1家,各类棉花专业社18家,2002年产量为8750吨,居全省第6位。我市的土壤、气候适宜种棉,加入世贸组织后,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继续看好,用棉量逐年增加,为棉花生产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现已形成沿茨淮新河的凤台、潘集十九个乡镇和舜耕山南部区域的三和、孔店、杨公、史院、孙庙、孤堆、曹庵7个乡镇的两大棉区,适宜种植面积近15万亩。植棉比价效应高,2003年我市粮棉比价达到1:4.5,棉花流通体制改革以来,棉花收购市场主体多元化,棉花销售顺畅。
  目前,我市棉花产销还存在生产加工规模小、品质结构不合理、组织化程度低、龙头企业数量少、带动力不强、棉花产业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低等问题。要采取切实措施,推进我市棉花产业化发展。
  二、主要内容
  (一)总体目标:经过5年努力,全市棉花种植面积达8-10万亩,总产2.5万吨,总产值1.3亿元左右,其中发展优质专用棉生产基地2万亩,亩产650斤以上,培育加工产值或销售额超亿元以上的棉花加工和经营型龙头企业2户,带动种棉农户由2万户增加到4万户,来自主导产业的人均收入由816元增加到1200元。
  (二)区域布局与基地建设
  将大通区的孔店乡,田家庵区的三和乡、曹庵镇、史院乡,谢家集的杨公镇、孙庙乡、孤堆回族乡与潘集区的潘集镇、贺疃乡,凤台县的大兴集乡、古店乡、尚塘乡、新集镇、岳张集镇、关店乡、丁集乡规划为我市一北一南两大棉花产区。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