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二)引进和培育大型航运企业,构造密集发达的全球运输链网。制定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环境,吸引国内外大型航运企业到大连投资建港、经营码头和开辟航线,与大型海运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大力培育地方航运企业,推进企业重组,组建大型航运企业集团。通过与航运企业的密切合作,以拓展远洋航线和增加近洋航班密度为重点,增强跨区、跨洋运输能力,扩大远洋运输辐射半径和覆盖区域,逐渐形成远近结合、覆盖全球队的国际航运链网。大连港开辟的远洋干线,2010年要达到20条以上,2020年要达到30条以上。努力增辟空中国际航线,到2010年要开辟大连至美洲、澳洲和欧洲的直达航线,使大连国际机场的国际和地区航线达20条以上。
  (三)加速推进港口企业制度创新,搞好港口资源整合。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加大港口企业改革力度,务求取得重大突破。要以建立现代产权制度为基础,以实施投资主体多元化为主要途径,全面推进大连港集团公司及其所属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重点吸引与港口密切相关的中外大型航运企业和货主单位参与改革,将集团公司改造成由国有资产控股可由几个国有企业法人出资)的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企业;集团公司是投资主体和资本运营主体,主要负责港口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本运营;集团公司下属的港务公司和其他二级公司要改造成多元投资主体的股份制公司;大连港的辅助、后勤服务业务要尽快与核心业务分离,并与集团公司脱钩。北良港要按照现代产权制度要求对公司进行改造,明确出资人,吸引新的投资者,实现企业制度创新。周水子国际机场要抓紧产权制度改革,建立有利于机场发展的股权结构,实际企业经营机制的根本转换。其他港口(包括正在建设的港口)也都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改造或组建为多元投资主体的公司制企业。要按照专业化、规模化的要求,加强对港口资源的系统整合,搞好全市各类港口的合理分工、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要发挥大连港对省内各港口的带动和示范作用,主动搞好分工与协作,以资本为纽带,加强联合与合作,形成以大连港为核心,以庄河港、丹东港和营口港、锦州港、葫芦港为两翼的协调发展格局。
  (四)全力推进集疏运体系建设,强化港铁一体化的海铁联运功能。要全面加强公路、铁路、航空及地下运输管道的配套功能建设,尽快提升对航运中心的支撑作用。要与铁路建立战略使用伙伴关系,推进港铁一体化战略,实现“以铁兴港”。力争将大连湾、大窑湾港区铁路建设纳入国家铁路建设计划并尽快实施;与铁道部中铁集装箱公司共同开发东北铁路集装箱中心站项目,争取建立新的内陆干港,开辟新的集装箱班列,加快双层集装箱运输系统的改造;合作建造并经营粮食、矿石、汽车等铁路专用车和班列运输系统,在车辆配置、铁路运价等方面实行更加优惠的政策。
  (五)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和临港产业,为航运中心建设提供功能和产业保证。物流基地建设和国际物流中心的形成是建设航运中心的基础。要充分发挥大窑湾港区毗邻大连新城区、地域开阔的优势条件,加快建设大窑湾国际物流园区,使其成为东北经济区乃至中国北方重要的国际物流分拨中心,加快国际资本、技术、信息等要素向东北地区的延伸和辐射。根据发展的需要,将保税区的功能逐步向大孤山半岛延伸,发展油品、粮食、矿石、汽车、机电产品、水产品、水果蔬菜等优势货种,建立专业物流中心。同时,与东北经济区及国外物液压基地、物流企业相连结,构造跨区域、一体化的现代物流网络,降低东北地区国际物流成本,促进物流、信息、资金、人才的集聚和充分流动,使大连成为东北亚的国际物流中心和我国南北物流通道的转运中心。围绕航运中心建设,加大临港产业的集聚力度,在石油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船舶制造、粮食加工等领域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