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工作力度,不断扩大福利彩票发行规模,为社会福利事业发展筹集更多的资金。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福利彩票公益金管理使用的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老龄工作方针,进一步完善老龄工作机制,逐步实现老龄工作重心由单位向社区转移。认真落实老年人社会优待服务政策,加快建立高龄、病残、特困老人救助扶持制度,积极构建多层次的老年保障体系。城市要大力推行“依托社区,集中、分散、居家三位一体,以居家为主”的养老方式,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农村要积极推广寄养、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建立维权卡等保障制度,切实维护和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进一步巩固社区老年福利服务“星光计划”成果,推进老年福利服务规范化建设,加快老龄服务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力争2007年前全市老年福利服务机构的床位数达到每千位老人13张以上,尽快形成覆盖全市城乡的老年服务网络。
积极实施“明天计划”,做好残疾儿童康复工作。
认真落实福利企业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扶持社会福利企业发展。严格执行残疾人按比例就业的规定,保障福利企业和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七、统筹做好公共事务管理和其他各项民政工作
进一步加强民间组织管理。适应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积极做好民间组织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工作。加强对行业协会改革、调整的指导,积极推行政会分开,重点在优势行业、支柱产业和加入世贸组织应对工作领域培育一批按市场规律运作、机制功能健全、典型示范作用较强的行业协会,大力培育发展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加强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培育发展和规范管理,依法有效地查处非法民间组织和民间组织的非法活动。
积极稳妥地开展区划调整工作。围绕特大型中心城市建设,加强行政区划宏观研究,建立行政区划调整专家评估、咨询制度,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继续稳步做好镇、村区划调整工作;适应城市发展和管理需要,有计划地整合城市街道办事处,逐步撤销县级市政府驻地镇建制,改设街道办事处;在城镇建成区内尽快设立社区居委会,把城中村改建为社区居委会。依法加强边界管理,促进边界地区的发展和社会稳定。进一步加强地名管理,做好地名命名、更名和城市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注重地名研究,建立完善地名数据库和地名储备库。
根据自愿求助和无偿救助的原则,依法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