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上海市卫生局关于印发《上海市社区高血压防治工作指南(试行)》和《上海市社区糖尿病防治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

  (四)高血压患者分层和分组管理
  1.高血压分层
  (1)高血压分层定义
  根据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分级,结合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以及并存的临床情况等影响预后的因素(表2)确定危险分层。
  表2影响预后的因素(1999WHO/ISH)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靶器官损害 并存的临床情况
  Ⅰ、用于危险性分层的危险因素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1~3级)
  男性>55岁
  女性>65岁
  吸烟
  总胆固醇>5.72mmol/L(220mg/dl)
  糖尿病
  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发病年龄男9个月);
  尚可:全年有二分之一以上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下(>6个月);
  不良:全年有二分之一或以上时间血压记录在140/90mmHg以上(≥6个月)。
  社区医师根据患者的全年血压控制评估结果,结合其高血压危险层别(每年进行一次临床评估),确定患者的管理组别。重新确定的管理组别与原组别不同的患者,应转入新确定的组别进行管理。对定组有难度的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召开由二、三级医院的专家参与的病案讨论会,确定其管理组别。
  ③不定期转组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发现二组、三组患者病情突然恶化,出现心脏病、脑血管疾病等高血压临床相关疾病时,应及时对患者进行临床评估,重新确定其危险层别,并从下月起纳入一组(重点组)随访管理。
  (4)转归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应及时掌握由于死亡、迁出、拒绝等原因导致终止管理的对象,在《上海市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卡》中注明,分类存放档案资料并统计汇总。
  (5)档案管理
  对本社区发现的高血压患者建立《上海市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卡》(附件一)(首页),随访填写《上海市社区高血压患者管理卡》(随访记录)。管理卡的编号方法由市疾控中心制订。
  重点管理对象和一般管理对象的管理卡均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保存,并分类存放。
  (6)随访管理
  ①随访内容
  一组(重点组):检测血压;了解患者自觉症状和药物、非药物治疗执行情况;健康教育(附件五);开具健康处方(附件六);测量BMI(每三个月);建议患者每年检测一次血尿常规、肾功能、心电图、空腹血糖、血脂和眼底检查;督促患者规范服药。
  二组(好转组):检测血压;了解患者自觉症状和药物、非药物治疗执行情况;健康教育;开具健康处方;测量BMI;建议患者每年检测一次血尿常规、空腹血糖、血脂(总胆固醇);督促患者规范服药。
  三组(稳定组):检测血压;了解患者自觉症状和药物、非药物治疗执行情况;健康教育;开具健康处方;测量BMI;督促患者规范服药(适用已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
  一般管理对象参照三组(稳定组)的随访内容执行。
  ②随访要求
  随访医师应根据利民便民的原则安排随访,根据患者的临床评价和管理组别,为每例高血压患者制定个体化干预方案。随访时应监测患者的血压、危险因素、临床情况改变和治疗效果,并让患者了解自身病情和存在的危险因素,了解控制血压的重要性和终生治疗的必要性。对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其掌握自我管理的技巧,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