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特别是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引进吸收国际国内先进技术,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研发、设计、工艺、管理水平,促进传统工业向现代工业的转变。
——坚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索循环经济发展新模式。坚持发展工业与保护生态环境、利用资源和保护自然资源并重,节能降耗,有效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实现工业经济发展与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协调一致。
——探索开发区(园区)发展新模式,加快昆明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再就业特区和杨林、海口、呈贡、安宁四个工业园区的建设,推进开发区(园区)企业化运作模式,建成产业特色突出、聚集效应强、示范性好、成长快、带动性强的现代工业聚集地。
——积极参与云南省10大行业优化整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相结合的运作模式,加速行业、企业的重组与整合,实现土地、资本、人才等资源向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培育新的主导产业和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
——加快产业由主城区向郊县区梯度转移,引导重点产业向郊县区发展,调整优化工业布局,实现主城区以研发、信息、现代物流和都市型工业为主,郊县区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新格局。
(三)基本原则
——发展工业与建设现代新昆明相统一的原则。产业发展是现代新昆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产业的选择和布局规划要有利于促进和加快现代新昆明的建设,符合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城市规划要为工业经济发展提供空间,土地利用规划要为工业布局提供土地保障。
——市场配置为主和政府宏观调控相结合的原则。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使企业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政府着力构建产业发展服务配套体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工业快速发展。
——产业集群化的原则。实施产业集群战略,鼓励处于同一产业领域的企业向某一优势区域集中,使具有共性和互补性的企业和机构集群发展,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产业效率和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发展产业与扩大就业相结合的原则。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既要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又要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容量。
——城乡协调发展的原则。发展工业要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增收相结合,加快农村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推进城镇化,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共同富裕。
——坚持工业带动其它产业协调发展的原则。在发展工业的同时,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旅游业。以工业的发展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通过其他产业的发展促进工业加速发展,形成产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格局,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保护环境与节约资源的原则。积极推广节能降耗治污工艺、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加大现有污染企业的搬迁和治理力度,确保达标排放;杜绝有污染的项目落户滇池沿岸和水系周边地区,维护滇池盆地的生态平衡,优化人居环境。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限制和淘汰落后的生产工艺和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