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城同创”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是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前提,是创建省文明城市的基础,也是难度最大的一项创建工程。一要加大市政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环卫设施建设投入,加强道路改造和河道专项整治,规划建设一批垃圾中转站,更新破损的垃圾桶,新设置一批果壳箱,加快旱厕改造步伐。二要加强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加大对占道经营、乱设摊点、店外经营、户外广告、夜景灯饰和违法建筑等综合整治的力度,大力抓好交通秩序和各类市场的专项整治,彻底清除乱贴乱画、乱扯乱挂、乱扔乱倒、乱堆乱放、乱搭乱建。进一步加强市区垃圾袋装化、密闭化管理和清扫保洁工作,切实落实环境卫生门前责任区制度,彻底清除卫生死角。三要着力进行街巷整治和小区整治。按照二环路以内做减法、二环路至三环路之间既减又加、三环路以外做加法的原则,在实施老城区成片改造的过程中,通过拆破拆旧拆违拆小、维修区街道路、清除脏乱差、清理门头字号及沿街广告、增设休闲健身场所等措施,彻底改变窄街陋巷的面貌,努力改善居民小区环境,为广大市民创造清洁优美的环境。明年重点整治二环路以内的居民小区,三年内对全市447个居民小区、690条小街巷进行全面整治,力争使所有的居民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所有的街巷路平、牙齐、灯亮、沟通。四要切实抓好除害防病工作。在市区认真组织开展拉网式大检查,大力抓好辖区范围内除“四害”工作,尤其要抓好食品、饮用水、公共场所、窗口单位卫生和传染病防治工作,强化卫生许可证复核、从业人员培训和健康体检工作,进一步健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突发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重大疫情信息网络体系,增强快速反应能力。五要大力开展卫生宣传和全民健康教育活动。切实抓好街道、社区、学校、医院、新闻媒体、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特种行业的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公共场所要设置规范的健康教育专栏,加大培训和考核力度,大力宣传和普及健康防病和行业卫生管理知识。
(二)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目标,大力加强绿化建设。对照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标准,抓住主城区增绿这一重点,强化薄弱环节,做好重点地段的绿化工作。一是抓好城区道路、河道沿线的绿化建设。重点要抓特色、增绿量,各相关单位要结合老城区改造,通过拆违建绿、拆旧建绿、拆墙透绿、立体绿化等方式,增加绿化总量,增强道路、河道两侧绿化景观效果。特别是城市出入口道路绿化要围绕增加种类、多上精品做文章,努力做到四季有花、四季常青,形成品位较高的景观大道。二是抓好广场、公园和旅游景点的绿化建设。按照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的要求,搞好整体设计,把树、花、草与喷泉、雕塑和造型建筑有机组合,形成水平较高的绿化精品。三是抓好单位庭院和居住小区的绿化建设。各区、各相关部门要按照达标要求,积极发动单位职工和居民群众,参与绿化建设,努力提高单位庭院和居住区的绿化水平。同时要抓好防护林带和市区周围山头绿化,形成环城林带,实现城郊森林化。
(三)以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为目标,大力改善环境质量。对照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的指标,突出抓好大气环境、水环境和生态环境建设,严控污染源排放,扎实推进“绿色徐州”建设。一是尽快改善市区环境空气质量。着眼于逐步解决结构性污染这一突出问题,继续抓好水泥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电厂脱硫和淘汰小火电的步伐,深入推广清洁能源,确保于2005年3月底前关闭所有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水泥生产线,逐步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大力整治市区煤烟、机动车和扬尘污染,对达标无望的城区污染企业要坚决关停、搬迁。二是全面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以国家实施南水北调工程为契机,加快小流域综合整治工程和城镇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建设,彻底解决造纸废水污染问题,尽快实施城市尾水导流工程,积极探索实施城市“活水工程”,真正让“排污者交费、治污者赚钱”。三是加大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在按照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大搞绿化建设的基础上,积极实施生态恢复工程,做好已破坏山体恢复、塌陷地综合整治。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在广大农村,大力开展“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工程建设,启动实施“农村小康环保行动”,努力建成一批环境优美乡镇、卫生清洁乡镇。四是加强污染源防控工作。加大监管力度,积极实施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确保工业污染源稳定排放达标率达到95%以上,全面提高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水平。要关注噪声污染问题,减少噪声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限制夜间施工时段,大力提高声环境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