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本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和对已公布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勘误的通知
(京政发[2001]22号)
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
北京是著名的古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妥善保护珍贵的文物古迹、革命纪念建筑物和历史地段,对展示北京的历史文化和古都风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进一步加强首都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根据《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批准市文物局确定的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予以公布。同时,对已公布的第三批(1984年)、第四批(1990年)、第五批(1995年)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部分名称、地址或年代共12项内容予以勘误,一并公布。
附件:1.北京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说明
2.已公布的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勘误表
二〇〇一年七月十二日
附件1:
北京市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说明
┌──┬──────────┬─────┬────────┬───────────────┐
│序号│名称 │ 年代 │地址 │说明 │
├──┼──────────┼─────┼────────┼───────────────┤
│1 │清河汉城遗址 │ 汉 │海淀区东升乡朱房│为战国至汉代时期遗址。周长约20│
│ │ │ │村 │00米,西、南城墙大部分保存,东│
│ │ │ │ │、北城墙残迹可辩。曾发掘出土了│
│ │ │ │ │大量兵器、农具,是现存距北京城│
│ │ │ │ │区最近的汉代古城遗址。 │
├──┼──────────┼─────┼────────┼───────────────┤
│2 │蔡庄土城遗址 │ 战国 │房山区南尚乐镇蔡│城址建于台地上,地表有大量的红│
│ │ │ │庄村 │、灰夹砂陶片。北临拒马河,东西│
│ │ │ │ │城墙各长450米,南城墙长270米,│
│ │ │ │ │城墙高4米,宽12米。是北京地区 │
│ │ │ │ │现存年代较早、保存较好的古城遗│
│ │ │ │ │址。 │
├──┼──────────┼─────┼────────┼───────────────┤
│3 │团河行宫遗址 │清 │大兴区黄村东 │建于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
│ │ │ │ │为清代帝王到南海子游幸狩猎或到│
│ │ │ │ │晾鹰台阅兵驻跸之所。占地26公顷│
│ │ │ │ │,以大小两个湖泊为中心,建有宫│
│ │ │ │ │墙。现存建筑有御碑亭、翠润轩等│
│ │ │ │ │,其余只有残基。南、北侧土山尚│
│ │ │ │ │存留古柏126棵。 │
├──┼──────────┼─────┼────────┼───────────────┤
│4 │上宅文化遗址 │新石器时代│平谷县韩庄乡上宅│包括上宅遗址和北埝头遗址。上宅│
│ │ │ │村大兴庄乡北埝头│遗址位于泃河北岸,现存3500平方│
│ │ │ │村 │米。北埝头遗址位于洳河南岸,面│
│ │ │ │ │积5000平方米。上宅、北埝头遗址│
│ │ │ │ │属于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早期文│
│ │ │ │ │化遗存,是北京地区迄今发现最早│
│ │ │ │ │的原始农业萌芽状态的新石器时代│
│ │ │ │ │文化,对北京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
│ │ │ │ │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
├──┼──────────┼─────┼────────┼───────────────┤
│5 │丫髻山碧霞 │清 │平谷县刘家店乡 │始建于唐贞观年间,元代改为碧霞│
│ │元君祠遗址 │ │ │元君祠,明清时香火达到鼎盛时期│
│ │ │ │ │,后毁于战火。丫髻山为北京著名│
│ │ │ │ │的“五顶”、“两山”之一。现保│
│ │ │ │ │存有碧霞元君祠、回香亭、紫霄宫│
│ │ │ │ │等建筑遗迹以及大量的清代至民国│
│ │ │ │ │时期的碑刻。 │
├──┼──────────┼─────┼────────┼───────────────┤
│6 │岔道城遗址 │明 │延庆县八达岭镇岔│明嘉靖三十年(1551年)筑城,隆│
│ │ │ │道村 │庆五年(1571年)重新加固并在墙│
│ │ │ │ │外包砖。城为不规则长方形,依山│
│ │ │ │ │势而建,东西长449米,南北宽185│
│ │ │ │ │米,城墙高8.5米。是北京通往西 │
│ │ │ │ │北的重要军事据点和驿站。岔道城│
│ │ │ │ │紧邻八达岭长城,现保存尚好 │
├──┼──────────┼─────┼────────┼───────────────┤
│7 │老山汉墓 │西汉 │石景山区老山东南│由墓道、甬道、椁室、黄肠题凑、│
│ │ │ │麓 │内外回廊组成。墓室呈长方形,可│
│ │ │ │ │分为前、后室,南北长16米,东西│
│ │ │ │ │宽13米。出土了漆案、丝织品等一│
│ │ │ │ │批珍贵文物。老山汉墓是近20年来│
│ │ │ │ │北京地区重大考古发现之一,具有│
│ │ │ │ │很高的历史、文物、考古价值。 │
├──┼──────────┼─────┼────────┼───────────────┤
│8 │田义墓 │明 │石景山区模式口大│田义墓占地0.6公顷,以精美的明 │
│ │ │ │街 │代石刻闻名。现保存的遗迹依山势│
│ │ │ │ │顺次建有门楼、石像生、华表、棂│
│ │ │ │ │星门、碑亭、享殿、寿域门、石供│
│ │ │ │ │桌、墓碑、宝顶等。 │
├──┼──────────┼─────┼────────┼───────────────┤
│9 │伊桑阿墓石刻 │清 │房山区岳各庄乡皇│伊桑阿是清满洲正黄旗人,康熙时│
│ │ │ │后台村 │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墓│
│ │ │ │ │东西向,现已无存。墓前存有雕刻│
│ │ │ │ │精美的华表、碑、石狮、五门石枋│
│ │ │ │ │等石刻。 │
├──┼──────────┼─────┼────────┼───────────────┤
│10 │东城区帽儿胡同 │清 │东城区帽儿胡同5 │房屋皆为硬山合瓦鞍子脊,额枋上│
│ │5号四合院 │ │号 │绘有苏式彩画。墀头等处的砖雕十│
│ │ │ │ │分精细,是一座结构严谨,布局合│
│ │ │ │ │理,保存完好四进院落的四合院。│
├──┼──────────┼─────┼────────┼───────────────┤
│11 │东城区美术馆 │清末 │东城区美术馆东街│大门一间,倒座房五间,合瓦清水│
│ │东街25号四合院 │ │25号 │脊顶,过厅后为垂花门。二进院正│
│ │ │ │ │房明间有一硬木雕花落地罩,中为│
│ │ │ │ │月亮门,四周刻有梅竹,十分精美│
│ │ │ │ │,是一座保存较好的四合院。 │
├──┼──────────┼─────┼────────┼───────────────┤
│12 │东城区东棉花胡同 │民国 │东城区东棉花胡同│原大门已拆除。二门为砖雕拱门,│
│ │15号院及拱门砖雕 │ │15号 │金刚墙以上均为砖雕,上刻花卉走│
│ │ │ │ │兽,顶部栏板雕有暗八仙图案。整│
│ │ │ │ │个拱门上的砖雕,布局严谨,凹凸│
│ │ │ │ │得当,其做工之细,刀法之精,实│
│ │ │ │ │属罕见。 │
├──┼──────────┼─────┼────────┼───────────────┤
│13 │东城区前鼓楼苑 │清 │东城区前鼓楼苑胡│大门一间,倒座房六间。二门为一│
│ │胡同7、9号四合院 │ │同7、9号 │殿一卷式垂花门。正房三间,东西│
│ │ │ │ │厢房各三间,皆为硬山合瓦皮条脊│
│ │ │ │ │,四周有抄手游廊相通。三进院有│
│ │ │ │ │后罩房七间。该院结构严谨,布局│
│ │ │ │ │合理,是一座原状保持较完整的三│
│ │ │ │ │进院落的四合院。 │
├──┼──────────┼─────┼────────┼───────────────┤
│14 │东城区鼓楼东大街 │民国 │东城区鼓楼东大街│垂花门两侧看面墙上有形态各异、│
│ │255号四合院 │ │255号 │雕刻精美的砖雕什锦窗。二进院中│
│ │ │ │ │有一双层六边形汉白玉水池,池中│
│ │ │ │ │有一华表式喷泉。院北部为一面阔│
│ │ │ │ │七间正房,室内有硬木雕花落地罩│
│ │ │ │ │、博古架、隔扇门。后山墙外侧有│
│ │ │ │ │一砖雕影壁。后院墙上镶有五座长│
│ │ │ │ │卷式石雕。该四合院内砖雕、石刻│
│ │ │ │ │、室内装饰均十分精美,做工考究│
│ │ │ │ │。 │
├──┼──────────┼─────┼────────┼───────────────┤
│15 │宁郡王府 │清 │东城区北极阁三条│雍正八年(1730年),皇帝封怡亲│
│ │ │ │ │王允祥第四子弘皎为宁郡王,即建│
│ │ │ │ │府于此。现府邸大门、翼楼、正殿│
│ │ │ │ │、后寝、后楼基本保存完整。自建│
│ │ │ │ │府以来,未经大的修缮和更改,保│
│ │ │ │ │存了乾隆以前的建筑风貌。是北京│
│ │ │ │ │现存建筑年代早、建筑规制较高的│
│ │ │ │ │一座王府。 │
├──┼──────────┼─────┼────────┼───────────────┤
│16 │旧式铺面房 │清末 │西城区地安门外大│该铺面房坐东朝西,为三间单檐重│
│ │ │ │街50号 │楼式建筑,面积近400平方米。一 │
│ │ │ │ │层店堂宽敞明亮,二层楼廊雕镂精│
│ │ │ │ │美、彩绘新颖,是北京现存的传统│
│ │ │ │ │铺面房中较为典型的代表,亦是旧│
│ │ │ │ │京闹市一处珍贵的商业文化实物遗│
│ │ │ │ │存。 │
├──┼──────────┼─────┼────────┼───────────────┤
│17 │贤良祠 │清 │西城区地安门西大│建于清雍正八年(1730年),坐北│
│ │ │ │街103号 │朝南,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碑亭│
│ │ │ │ │、仪门、正殿、后殿等建筑,东、│
│ │ │ │ │西两侧另有治牲所、宰牲房及燎炉│
│ │ │ │ │等建筑。是清政府供祀国家功臣的│
│ │ │ │ │地方,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物价值│
│ │ │ │ │。 │
├──┼──────────┼─────┼────────┼───────────────┤
│18 │国立蒙藏学校旧址 │清 │西城区小石虎胡同│雍正二年(1724年)清政府分设左│
│ │ │ │33号 │右两翼宗学,培养宗室弟子,右翼│
│ │ │ │ │宗学即设于此。1913年蒙藏院在此│
│ │ │ │ │开办蒙藏专门学校。1923年秋,李│
│ │ │ │ │大钊、邓中夏等来校开展革命工作│
│ │ │ │ │,1924年乌兰夫、奎壁、吉雅泰等│
│ │ │ │ │一批青年学生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
│ │ │ │ │上第一批蒙古族党员,并在此组建│
│ │ │ │ │了蒙古族的第一个党支部。 │
├──┼──────────┼─────┼────────┼───────────────┤
│19 │三圣庵 │清末 │宣武区陶然亭北里│建筑坐东朝西。山门三间,一进大│
│ │ │ │黑窑厂14号 │殿三间,南杂殿三间,北杂殿二间│
│ │ │ │ │。二进院落主殿为三间楼房,东西│
│ │ │ │ │杂殿各二间,东西配殿各三间。三│
│ │ │ │ │进院为后罩房,现存七间。南院现│
│ │ │ │ │有南房十四间,东房二间,每二间│
│ │ │ │ │设隔墙,原为停棺之房。现保存尚│
│ │ │ │ │好。 │
├──┼──────────┼─────┼────────┼───────────────┤
│20 │正乙祠 │清 │宣武区西河沿街28│清康熙六年(1667年)由浙江绍兴│
│ │ │ │1号 │商人集资,利用古寺旧址建祠堂,│
│ │ │ │ │供奉正乙玄坛老祖即财神赵公明。│
│ │ │ │ │正乙祠坐南朝北,临街为九间倒座│
│ │ │ │ │北房,正中一间辟为出入口,为广│
│ │ │ │ │亮大门。正乙祠戏楼尺度不大,但│
│ │ │ │ │布局紧凑,装饰讲究,罩棚只用一│
│ │ │ │ │个大卷棚顶,在会馆戏楼中别具特│
│ │ │ │ │色。是北京地区现存最早的戏楼之│
│ │ │ │ │一。 │
├──┼──────────┼─────┼────────┼───────────────┤
│21 │长椿寺 │明 │宣武区长椿街7、9│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年)│
│ │ │ │、11号 │,清康熙二十年重建,乾隆二十年│
│ │ │ │ │重修,以后续有修缮。长椿寺坐西│
│ │ │ │ │朝东,主要建筑集中在一条东西中│
│ │ │ │ │轴线上,共四进院落。现主要建筑│
│ │ │ │ │基本完好,是北京城内少数保存完│
│ │ │ │ │整的大型寺庙建筑。 │
├──┼──────────┼─────┼────────┼───────────────┤
│22 │广仁宫(西顶) │明、清 │海淀区四季青乡蓝│建于明万历年间,原名“护国洪慈│
│ │ │ │靛厂 │宫”。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
│ │ │ │ │改称“西顶碧霞元君庙”,又称“│
│ │ │ │ │广仁宫”,是北京著名的“五顶”│
│ │ │ │ │之一。该庙坐北朝南,建筑有山门│
│ │ │ │ │、前殿,藏经楼等。建筑格局保存│
│ │ │ │ │完整,是北京“五顶”中保存最好│
│ │ │ │ │的建筑。 │
├──┼──────────┼─────┼────────┼───────────────┤
│23 │南岗洼桥 │明末清初 │丰台区南岗洼村南│为五孔石桥,半圆形桥孔。桥体全│
│ │ │ │ │长44.75米,桥面最宽处9.55米, │
│ │ │ │ │主孔净跨3.45米。桥墩迎水面呈舟│
│ │ │ │ │形,桥下河道内铺海漫石。此桥于│
│ │ │ │ │1994年建设京石高速路时发现,对│
│ │ │ │ │于永定河水系变迁、水文变化的研│
│ │ │ │ │究具有重要意义。 │
├──┼──────────┼─────┼────────┼───────────────┤
│24 │天利煤厂旧址 │清 │门头沟区三家店村│建于清代咸丰年间,占地约0.35公│
│ │ │ │中街73、75、77号│顷,有房舍73间,大门14个。院落│
│ │ │ │院 │主体建筑、格局保存完好。有精美│
│ │ │ │ │的砖雕。道光年间为煤厂,是京西│
│ │ │ │ │重要的煤炭集散地,也是反映门头│
│ │ │ │ │沟煤业发展的重要实物遗存。 │
├──┼──────────┼─────┼────────┼───────────────┤
│25 │双林寺 │元、明 │门头沟区清水镇上│现存辽经幢一座,高4米;元、明 │
│ │ │ │清水村西北 │时期建筑各一座,悬山调大脊,砖│
│ │ │ │ │雕鸱吻。梁架使用叉手,是北京地│
│ │ │ │ │区少有的元代风格建筑。 │
├──┼──────────┼─────┼────────┼───────────────┤
│26 │川底下古民居村落 │清 │门头沟区斋堂镇川│民居坐落在山谷北侧的缓坡上,坐│
│ │ │ │底下村 │北朝南。占地约1公顷,现存院落7│
│ │ │ │ │4个,689间房。一条街道将村落分│
│ │ │ │ │为上下两部分。民居以村北的山包│
│ │ │ │ │为轴心,呈扇面形向下延展。具有│
│ │ │ │ │规划严谨、整体建筑精良、装饰华│
│ │ │ │ │美、巧用空间等特点,是一座保存│
│ │ │ │ │完好的北方民居建筑村落。 │
├──┼──────────┼─────┼────────┼───────────────┤
│27 │无梁阁 │清 │顺义区大孙各庄镇│原名玉皇阁,始建于明代,清代重│
│ │ │ │顾庄子村东 │修。外观三层,内部为两层,整个│
│ │ │ │ │建筑没有一根梁柱。阁内绘有壁画│
│ │ │ │ │,壁画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是研│
│ │ │ │ │究古代民间绘画不可多得的材料。│
├──┼──────────┼─────┼────────┼───────────────┤
│28 │铁瓦寺 │明 │房山区河北镇河北│明代始建,清代重修,坐北朝南。│
│ │ │ │村 │现存山门、东西配殿及铁瓦殿。铁│
│ │ │ │ │瓦殿呈圆柱状,顶部的六条垂脊、│
│ │ │ │ │宝珠及瓦均为铁制。铁瓦长0.31米│
│ │ │ │ │,直径0.13米,共有458块,大部 │
│ │ │ │ │铸有铭文。 │
├──┼──────────┼─────┼────────┼───────────────┤
│29 │陈独秀旧居 │民国 │东城区北池子大街│该院坐北朝南,如意大门,正房三│
│ │ │ │箭杆胡同20号 │间,南房三间,硬山合瓦过垅脊。│
│ │ │ │ │1917至1919年,陈独秀在此居住,│
│ │ │ │ │具有重要历史价值。 │
├──┼──────────┼─────┼────────┼───────────────┤
│30 │陆徵祥家族墓 │民国 │西城区百万庄路8 │陆徵祥(1871-1949年)曾任驻荷 │
│ │ │ │号 │、俄公使和外交总长。该墓坐东南│
│ │ │ │ │朝西北,立面仿古希腊神庙,墓室│
│ │ │ │ │四壁镶嵌着北洋政府首要、各界名│
│ │ │ │ │流如袁世凯、段祺瑞、黎元洪、溥│
│ │ │ │ │仪、康有为等五十余人的题词石刻│
│ │ │ │ │,弥足珍贵。 │
├──┼──────────┼─────┼────────┼───────────────┤
│31 │中华圣公会教堂 │1907年 │西城区佟麟阁路85│建筑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外形为中│
│ │ │ │号 │国传统风格,其中顶部两座八角亭│
│ │ │ │ │式的天窗和钟楼独具匠心,是北京│
│ │ │ │ │地区建设早、规模较大的基督教中│
│ │ │ │ │心教堂,为中国近代民族建筑形式│
│ │ │ │ │中早期代表之作。 │
├──┼──────────┼─────┼────────┼───────────────┤
│32 │京奉铁路正阳门 │1903年 │前门大街东侧 │建于1903年,1906年正式启用,直│
│ │东车站旧址 │ │ │至1958年,一直是北京最大的火车│
│ │ │ │ │站。车站建筑为欧式风格,现存基│
│ │ │ │ │本完整。是中国铁路早期车站建筑│
│ │ │ │ │的代表之作。 │
├──┼──────────┼─────┼────────┼───────────────┤
│33 │民国财政部印刷厂旧址│1908年 │宣武区白纸坊街南│原为清朝度支部印刷局,后成为国│
│ │ │ │侧 │民政府的财政部印刷厂。现保存较│
│ │ │ │ │好的有二号门及钟楼,主工房大楼│
│ │ │ │ │,三座西式小楼及水塔。 │
├──┼──────────┼─────┼────────┼───────────────┤
│34 │粮食店街第十旅馆 │民国 │宣武区粮食店街73│坐西朝东,砖木结构,两层,面阔│
│ │ │ │号 │七间,平面呈“日”字型。其中有│
│ │ │ │ │两个内天井,房间沿天井四周布置│
│ │ │ │ │,四组楼梯设于厢楼山墙一侧,各│
│ │ │ │ │楼前廊之间又加平顶围廊连接,形│
│ │ │ │ │成跑马廊。该建筑做工精细、朴实│
│ │ │ │ │规整。 │
├──┼──────────┼─────┼────────┼───────────────┤
│35 │四九一电台旧址 │1918年 │朝阳区双桥 │始建于1918年,1923年竣工。占地│
│ │ │ │ │近20公顷,是北洋军阀段祺瑞政府│
│ │ │ │ │向日本借款兴建。原有楼房8座, │
│ │ │ │ │现存7座,均为日式建筑风格,建 │
│ │ │ │ │筑及格局保存完好。1949年10月1 │
│ │ │ │ │日,毛泽东向全世界人民宣布中华│
│ │ │ │ │人民共和国成立了的声音,就是从│
│ │ │ │ │这里传向世界的。 │
├──┼──────────┼─────┼────────┼───────────────┤
│36 │梁启超墓 │1931年 │北京植物园 │该墓坐北朝南,占地约0.88公顷,│
│ │ │ │ │由梁启超之子、我国著名建筑专家│
│ │ │ │ │梁思成设计。墓主体为黄色花岗岩│
│ │ │ │ │结构,墓前有八角形石筑方亭一座│
│ │ │ │ │,汉白玉石碑两通,现保存完好。│
├──┼──────────┼─────┼────────┼───────────────┤
│37 │富育女校教士楼、 │1904年、 │通州区通州镇玉带│1866年美国基督教牧师富善创建安│
│ │百友楼旧址 │1929年 │河大街72号 │士学道院,1900年庚子之役烧毁,│
│ │ │ │ │1904年用“庚子赔款”建教士楼,│
│ │ │ │ │次年改校名为富育女子学校。共有│
│ │ │ │ │三座小楼,均为砖木二层结构。百│
│ │ │ │ │友楼建于1929年,东西向二层楼,│
│ │ │ │ │面阔九间,进深三间大式作法。 │
├──┼──────────┼─────┼────────┼───────────────┤
│38 │鱼子山抗战遗址 │1938年 │平谷县山东庄镇鱼│1938年八路军第四纵队创建了鱼子│
│ │ │ │子山村 │山抗日根据地,并在此建立兵工厂│
│ │ │ │ │、卫生所、供给处。现保存的有兵│
│ │ │ │ │工厂的猴石南沟遗址、西洞铸造车│
│ │ │ │ │间遗址、北洞兵器组装厂遗址以及│
│ │ │ │ │当年冀东西部地分委、县委在此召│
│ │ │ │ │开会议的崇光门遗址。 │
├──┼──────────┼─────┼────────┼───────────────┤
│39 │永宁天主教堂 │1902年 │延庆县永宁镇阜民│始建于清末,光绪二十六年(1900│
│ │ │ │街 │)庚子之役烧毁,1902年用赔款重│
│ │ │ │ │建。教堂面阔13.5米,通进深26.4│
│ │ │ │ │米,周围有中式风格配房8间及大 │
│ │ │ │ │门,院内有“诸位信友致命者墓碑│
│ │ │ │ │”一通。是北京地区最偏远的天主│
│ │ │ │ │教堂。 │
├──┼──────────┼─────┼────────┼───────────────┤
│40 │木化石群 │侏罗纪晚期│延庆县千家店乡辛│分布在辛栅子大约东西400米,南 │
│ │ │ │栅子村 │北1500米范围内。以松柏类为主的│
│ │ │ │ │硅胶木化石,属距今一亿三千万年│
│ │ │ │ │左右的侏罗纪晚期,对于研究地质│
│ │ │ │ │变化、环境变迁具有重要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