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以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速生丰产林、沿江绿化等林业重点工程为依托,全面推进国土绿化。积极实施退耕还林工程,认真落实对农民的有关补偿政策,鼓励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产业开发,发展有市场、有潜力的后续产业建设,解决好退耕农民的长远生计问题。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要全面落实好森林资源管护责任制,加快公益林培育步伐,逐步实现生态盈余。野生动植物及自然保护区工程重点在保护好野生动植物资源、库区湿地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抓好古树名木和珍稀濒危动植物的拯救繁育及合理开发利用,建成自然保护区70处。速生丰产用材林工程要建成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33万公顷,发展好用材林、竹林和工业原料林,基本实现木材供需平衡,减轻生态压力。沿江绿化工程主要布局在三峡库区的长江干流及一级支流沿岸175米以上区域,大力开展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实现全面绿化,把库区建设成为风景优美、植被茂盛、山清水秀的生态经济区。积极拓展林业外资项目,认真实施中德、中日等外资造林工程。要加强林业重点工程的管理,全面推行业主承包制、招投标制、质量监理制、资金报账制、责任追究制。
各地要充分发挥绿化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作用,进一步明确部门和单位绿化的责任范围,落实分工负责制,并加强监督检查。绿色通道工程要以大江大河、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绿化为重点,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整体推进。城市绿化要把美化环境与增强生态功能结合起来,逐步提高建设水平。鼓励军队、社会团体、群众造林和外商造林,形成多主体、多层次、多形式的造林绿化格局。要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不断丰富和完善义务植树的形式,农村以乡镇为单位,城市以街道为单位,搞好全民义务植树的登记和考核工作,确保尽责率达到90%以上。义务植树要实行包栽植、包成活、包管护,做到基地化、规范化、制度化。对无故不履行义务或不完成义务植树任务的,采取“以金代劳”的方式,由各级绿委组织专业队造林。
四、加快林业产业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林业产业建设要不断适应生态建设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推动产业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加快形成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为带动,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林业产业新格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走公司+基地+农户、贸工林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新路子。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林业产业发展的重点是苗木花卉、森林旅游、优质笋竹、木材加工四大产业以及培育工业原料林、用材林、笋竹、香料、柑桔、干果、木本药材、苗木花卉、森林生态旅游、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十大基地,大力发展林业新兴产业,努力培育新的林业经济增长点。
根据市场需要、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抓紧编制全市林业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健康发展。大力扶持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组织,发挥花卉、种苗等林业产业协会的作用,建立木业、森林旅游等专业协会。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规范林产品市场和林业生产要素市场。对农民生产的木材,允许产销直接见面。对各种原料林基地生产用材,实行采伐指标单列。各级政府要增加财政专项扶持资金,重点发展一批林业产业基地,扶持一批林业龙头企业,建设一批林产品专业批发市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要扶持林业产业化经营的龙头项目。金融机构要把扶持林业龙头企业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