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2004年小学初中入学工作的通知
各区县教育委员会:
几年来,各区县通过布局调整、强弱联合、干部师资培训、办特色校等措施,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较大幅度扩充。各区县按照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稳妥可行的方案,使我市小学和初中入学改革工作整体运行平稳。2004年我市适龄儿童入小学人数与去年变化不大,小学毕业生人数比去年又有较大幅度减少(2002年为15.2万人,2003年为12.36万人,2004年为9.878万人),而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增加,享受优质教育资源学生的比例将继续增高。
根据《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意见》,为推进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就近入学办法改革,现将2004 年我市小学、初中入学工作意见通知给你们,请你们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本区县小学、初中入学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完善小学和初中免试就近入学制度。2004年我市义务教育阶段继续坚持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保持政策的连续性,保证社会的稳定。
坚持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方向,继续通过干部教师培训、学校结构布局调整、网上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等途径,进一步缩小区域和校际差距,提高我市中小学整体办学水平,缓解入学供需的矛盾。
坚持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人民享有良好教育为出发点,积极稳妥地进行入学办法改革实验,努力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
坚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区县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承担此项工作的管理责任,负责制定、实施本区县小学、初中入学办法,确保此项工作平稳进行。
二、具体措施和工作要求
(一)区县应在去年入学办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一步完善入学方案,科学合理地设计操作程序,依法安排好每一个有北京市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和小学毕业生按时入学就读。区县统一分配小学毕业生入读公立初中,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分配方式,例如小学与中学对口入学、按居住地划片入学等。
(二)各区县要进一步进行学校结构布局调整,通过强弱联合等措施,合理配置资源,增加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声誉较好学校免试就近收生的能力,扩大其服务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