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深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江潭瑜同志在2005年度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的通知


  二是高等教育仍是我市教育发展的薄弱环节,无论规模、质量、结构、效益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匹配,办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亟待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需要加快,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贡献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

  三是职业与成人教育与建设学习型城市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职业教育与培训投入总体不足和使用效率偏低问题同时存在;中等、高等职业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体系尚未建立,学历、资格证书的沟通机制还不健全,技能人才成长“立交桥”亟待构建;职业与成人教育的资源分散,缺乏统一规划和统筹管理,难以实现资源共享;成人教育的布局结构不合理,还存在不少层次低、效益差的办学机构,需要加大清理整顿的力度。

  四是民办学校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能力参差不齐,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尽人意,特别是学校防范财务风险的能力较弱,亟待建立和独立实行财务、会计制度和资产管理制度,建立民办学校办学预警机制,加大规范管理力度。

  五是教育内涵发展还不够充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亟待制定一些导向性的配套政策,学校和家长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上需要达成共识;强化教育特色,迫切需要足够的硬件设施予以保障;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亟待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育人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环境;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还要进一步加强;教育质量和效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这些问题,都是发展中的问题,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加快发展中解决,在深化改革中解决,在推进创新中解决。

  (二)从理念和发展模式创新中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指导各项工作,不仅要求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更重要的是,要从各项事业发展的角度准确把握,使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具体化,增强针对性和指导性。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联系到教育实际,首先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教育发展观。基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实现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目标是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让教育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本质核心是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为此,要做到“两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创新教育理念。

  树立“大教育”观念,突破传统的教育观念,把教育从学校教育和学历教育拓展到社区教育、家庭教育,拓展到岗位进修、就业培训等各类非学历教育、非正规教育,构建时时处处皆能学习、人人享有学习和成才机会的学习型社会,满足社会成员终身和多样化学习需求。

  树立“教育是投资而非开支”观念,明确教育投入可以通过人的全面发展而放大、增值、产生效益;按照市政府提出“教育GDP”的理念,认为教育投入是促进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中内容最广、意义最深远的一项投资;政府教育投资的直接成果不是物质产品,而是各级各类学校学生人数的增多和质量的提高,是现有劳动者智力和素质的提高,其回报率比非人力投资的回报率高得多,充分认识到教育对GDP增长和社会发展的贡献。

  树立“以学生为本”观念。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促进人的发展的眼光来确定教育的定义,提出人类发展必须“以人为中心”,以全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为目标,从而转变了“以物为中心”(把“发展”更多地理解为经济增长)和“以社会为中心”的发展观,教育发展成为人和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核心内容。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教育发展就是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深入实施以德育为灵魂、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全面发展。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