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贵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05年-2007年贵州省食品放心工程规划的通知

  (三)完善标准规范,构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尽快清理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产品和卫生等标准,坚决执行国家标准,构建我省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真正做到食品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都有标准作为技术支撑;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例 行监测制度,充分发挥农业、质监、卫生等部门所属检测机构的作用并对检测资源进行整合 ,完善全省检验检测体系,严格资质审核,实现检测信息共享。根据我省食品工业的特点,做好对地方性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食品卫生质量标准的制(修)定,加快制定无公害农产 品、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标准、优势农产品质量标准;农药、化肥合理使用标准,转基因生物 安全标准;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合理使用标准,动物疫病防治标准,为食品安全监管工 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四)加强机构队伍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我省涉及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各部门均不同程度地存在 机构编制不足、人员少、装备差、资金缺口大的问题。未来3年,要将一批综合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人员,调整到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岗位上来,不断充实执法力量。要加强食品安全 监管干部的教育培训,重点培训基层执法人员,提高执法水平,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队 伍的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各级政府要将食品安全工作和实施食品放心工程经费纳入同 级财政预算,并确保人员编制落实到位。同时,要积极安排资金专项支持食品安全工作基础 建设,重点放在省级食品安全检测中心的建立,省、地(州、市)级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 设立及“12315”及“12365”网络信息化建设、制定标准、食品抽样检测经费上。切实改善 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办公条件、执法装备、检测技术条件,重点解决基层食品监管部门的交 通、通讯、检验检测设备等。
  (五)加强科技创新,建设食品安全技术支撑体系。
  在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食品安全检测、监测技术和设备的同时,要针对影响我省食品安全 的主要因素,确定关键技术攻关项目,由科技部门牵头联合相关地方、部门和科研院所分阶段、有选择、逐步深入地开展食品安全关键检测技术、食品监测技术的研究。各级政府应对 食品工业特别是高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创造适宜的环境。通过运用经济、行政等手段 ,鼓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资力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要加强专业人才 的培养,在省内高校开设食品安全相关专业,每年向社会输送一批合格的食品安全高级专业人才,为建立符合我省省情的食品安全技术支撑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 [1] [2] [3] [4] [5] [6] [7] [8] 页 共[9]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