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建制镇以下的乡、村为农村地区,也将容纳一定数量的城市人口
28.各县(区)要在城市总布局的指导下,按照立足全市、充分发挥本县(区)优势的原则,制定适合本地区特点的县(区)域规划,作为各项事业发展的依据。县(区)域规划要确定各城镇的性质和功能,提出社会经济发展纲要以及城乡人口、产业和各项建设的空间布局。昌平、延庆、怀柔、密云、顺义一带,发展工业要防止污染城市水源。在各风景名胜区开矿、发展建材工业,要防止破坏自然景观。确保城市总体规划中公路、铁路、航空港、电力、电信、广播、煤气、供水、污水处理、河湖水系、引水和排水渠道等城市基础设施网络和场、站用地。
六、卫星城和建制镇的建设
29.卫星城的建设要根据不同情况和条件,形成相当规模、相对独立、设施齐全、各具特色的新城。20l0年以前各卫星城的人口规模一般在10万至25万人左右。从长远看,保留发展为15万至40万人的可能,有条件的卫星城规模还可以更大一些。每个中心镇的人口规模视具体条件为1万至5万人。
30.今后20年,各卫星城都将有较大的发展。确定位于公路二环与京榆、京津塘、京开等对外公路干线相交处的通州镇、亦庄和黄村,作为全市重点发展的卫星城,要加大综合开发的力度。其中亦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是北京发展新兴产业的重要基地,近期要集中力量加快建设。
31.卫星城及建制镇的建设和发展,必须调动市、县 (区)、镇(乡)各级积极性,加快建设伐。
(1)要制定和完善各项优惠政策,积极吸引各方投资,大力促进经济发展。
(2)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比较完善的交通、通信、能源和各项市政公用设施,使卫星城与市区之间有方便的联系,有良好的环境和企业发展条件。
(3)卫星城和建制镇的建设要节约用地,紧凑发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完善城镇功能,安排好住宅和文化、教育卫生等各项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
七、市区的调整和改造
32.市区建设要从外延扩展向调整改造转移,从以新区开发为主转向旧区调整改造与新区开发并重。坚持“分散集团式”布局,加快旧城区的改造步伐,调整土地使用,改建危旧房屋,加强政治、文化中心功能,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完善各项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保护历史传统风貌,改善城市环境。新区开发的重点将从中心地区转移到各边缘集团。
33.继续完成天安门广场和东西长安街(复兴门至建国门)两侧的改建,主要安排国家重要行政机构和大型文化设施,适量安排商业服务设施,形成庄严、美丽、现代化的中心广场和城市东西轴线。
34.旧城中轴线的南、北延长线两侧,主要作为大型公共建筑用地。中轴北延长线两侧及其北端,除己安排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外,要慎重选择合适内容,建设能代表21世纪中国首都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的大型公共建筑。中轴南延长线两侧的工业、仓库区,部分调整为公共建筑用地。东、西二环路两侧,主要安排大型公共建筑。
35.在建国门至朝阳门、东二环路至东三环路之间,开辟具有金融、保险、信息、咨询、商业、文化和商务办公等多种服务功能的商务中心区,要广开投资渠道,加快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