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国家税务局转发《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
<涉外税务审计规程>的通知》的通知
(京国税[2000]071号)
各区、县国家税务局,直属分局:
为促进涉外税务检查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保证国家税收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在总结各地经验、参照国际通行做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计技术和税务审计特点,制定了《涉外税务审计规程》(以下简称《审计规程》),现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涉外税务审计规程〉的通知》(国税发[1999]74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提出以下贯彻意见,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实施《审计规程》的基本要求。
(一)《审计规程》是在国家税务总局《
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的总体要求下,规定了对企业实施检查工作的具体内容及要求,即通过对企业申报资料和财务核算内容的分析,并依据规范化的审计步骤和要求来核实、确证审计项目的正确性。《审计规程》是对《
税务稽查工作规程》的必要补充。
(二)转让定价审计适用《审计规程》。《审计规程》是进行转让定价审计的基础和主要手段,在《
关联企业间业务往来税务管理规程》第五章“调查审计的实施”中,应运用《审计规程》中“案头准备阶段”和“现场实施阶段”的工作底稿,以及“税务审计基本技术”和“税务审计的基本要求”。
(三)对本市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的税务审计适用本《审计规程》。涉外税务审计是对企业申报纳税的真实性所进行的全面审计,包括国税局征收的所有税种。各区、县局和直属分局每年对已开业企业的税务审计应不低于30%的面,三年内对所管辖的开业企业审计一次;对重点税源企业应每二年全面审计一遍。
(四)对于注册资本在100万美元以上(含100万)或年销售额(营业额)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含1000万)的企业以及存在偷税问题的企业的税务审计,适用规范程序,即需完成全套工作底稿;专案审计(是指群众举报的违法案件、发票联查案件和协查案件等)和对其他企业的税务审计则适用简易程序,即需完成下面所述工作流程中带*标记的环节和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