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进一步加大反避税工作的力度
我省的反避税工作在前三年造声势、打基础、见实效、三年三大步的基础上,今年要在巩固、深化、提高上下功夫。今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明确任务,分解指标。全省要实行调整户70户,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4个亿,税款2000万,具体分解指标为:①苏州、南京、无锡,调整户15户,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8000万,税款400万;②南通、常州、镇江,调整户6户,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3000万,税款150万;③扬州、泰州 、徐州,调整户5户,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2000万,税款80万;④淮阴、连云港、盐城,直属局、保税区,调整户2户,应纳税所得额(应税收入)500万,税款30万。二是巩固队伍,提高素质。
在南京、苏州、无锡三市设立反避税专门机构的基础上,外商投资企业超千户的省辖市应尽快在外税分局内设立反避税调查科,其他省辖市也应在稽查所设反避税调查组。省局将研究反避税人员任职资格和颁发反避税调查证。三是打好基础,健全制度。要根据我省的实践,细化和完善总局的转让定价工作规程。四是结合实际,强化监控。对以前年度已调整户要动态监控,符合条件的要进行预约转让定价;在强化与境外关联交易监控的同时,对三资企业境内的关联交易问题也要加大管理力度,防止企业为套取优惠的新老企业、关联企业之间进行收入、成本、费用的人为调节,堵塞税收漏洞 。四是抓好普查,促进联查。要实行行业普查,今年选择服装,电线电缆行业试点,实行全行业普查,对有避税嫌疑的要重点进行调查;要做好全国协查工作,凡总局规定实行协查的企业,要责任到市、到人,确保按时无成。五是力求规范,提高水平。要以省辖市为单位,成立反避税审核审理小组,在调整实施前进行审理,力求调整依据充分,选用方法适当,运用法律准确;要对避税嫌疑大户实行全省会审,集思广益,提高工作水平。六是试行软件,充实手段。省局决定选择苏州、无锡两市作为全国反避税软件的试点单位,试点单位要按照总局的要求,做到各项工作措施到位,努力使我省的试点单位走在全国的前列。
五、切实加强涉外税收干部队伍建设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外商来华投资和我国企业赴海外投资将越来越多,以电子交易、金融交易、技术交易为代表的跨国交易行为愈益频繁,培养一支适应经济国际化需要,按国际惯例办事,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和技能的高素质涉外干部队伍就显得十分重要。我省经济的外向度较高,外资、外贸、外经规模在全国名列前茅,加快人才的培养更具有迫切性。各级国税机关的领导一定要站在全局的角度、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一要稳定优化现有队伍,对充实的人员要从优、从严选拨调配,对不适应外税工作的要适时调离工作岗位;二要强化培训,按照自学与培训相结合,上下分级培训相结合,短期与中长期相结合,税收业务与法律知识相结合的原则,重点抓好世界经济、国际法、国际金融与贸易、外语、计算机等知识的培训;三要培养骨干,对知识面广、业务基础好、进取性强的同志,要及时发现、重点培养,涌现几个国际税收方面的专家,培养几十名会外语、懂计算机、精通国际税收业务的国际税收骨干。四要加强研究与咨询,在省局建立国际税收资料点,征订中外文的国际税收期刊与书籍,注意掌握国际组织的重新技术,并按照总局的要求,着手研究建立国际税收咨询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