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汕头市经济贸易局关于实施《汕头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

  食品加工:汕头的“潮汕菜”以其独有烹饪技巧、独特的风味风靡国内外。汕头食品工业产品也享誉海内外。我市食品工业把继承传统工艺与科技创新产品相结合,引进外资办厂与发展本地企业相结合,使我市食品工业不断发展壮大。至2000年,我市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有73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下同)的9.19%;完成总产值32.7亿元,占9.5%。基本形成调味、糕点糖果、冷冻食品、食品包装四大系列产品,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发展食品工业路子。今后要继续发挥一批具有潮汕特色传统食品的知名度高的优势,重点扶持发展自动化技术、生物工程技术、速冻技术、冷冻干燥技术、分离提纯技术、杀菌技术、保鲜技术、辐照技术、微波技术、挤压膨化技术、新型包装技术、海洋生物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及其加工新技术,使潮汕传统食品向新、特、美、味方向发展,实现潮汕特色食品跨区域跨国家发展。
  电力行业:近十年来,我市大力进行电力建设,至2000年,我市区域内电源装机容量达到142万千瓦,其中,属地方电源装机容量82万千瓦,发电能力达35亿千瓦时。电力供应在1995年就告别了拉闸限电的历史。同时加快了输变电设施建设,大大加强了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有效解决了供电的“卡脖子”现象,使我市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今后要重点发展超临界发电技术、洁净煤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的国产化应用、脱硫等环保技术的开发与国产化应用;跨区电网互联技术、电网和变电站的综合自动化技术、大容量、高密度输变电技术、灵活输电技术、电网商业化运营技术、配网自动化技术,以及电力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等。
  2、大力发展名优产品,促进产品结构调整。近年来,我市实施名牌战略,涌现了一批名优产品,至2001年底,已推介了50个名牌产品,名牌效应已逐步在各企业形成。但目前大部分名优产品生产规模不大,市场占有率较低,影响力差,尚未形成名牌产品的规模效应。因此,要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培育更多的名优产品。
  一是我市已推介的名牌产品,如电子信息产品的CCTC印制线路板、SIUI牌B超、猛狮牌蓄电池、奥星电缆、汕缆牌通信电缆、南粤牌电器系列,汕自牌电源成套设备系列等;化工产品的SOE聚苯乙烯、鸿业牌酞青蓝粉等;纺织服装产品的凯撒、金奇、比利、颂尼克、花花公子等;食品产品的金味麦片、集味村食品、大印象保健茶、蓬盛牌腌制蔬菜等;化妆、洗涤用品雅倩、雪柔、拉芳、依芙拉等;还有奥迪玩具、宜华牌木制品和韩江牌氨基酸等,这些产品,不论在技术档次上,还是在占领市场的份额上,都是“汕货”的佼佼者,要继续扶持发展,不断改造创新,提高市场占有率,使之成为在国内外都叫得响的著名品牌。
  二是已达一定生产规模,产品质量好,有较好市场前景的产品,如海霸王冷冻食品、四洲紫菜和糖果食品、万年青牌系列中药制剂、金石牌抗菌素、金刚玻璃、天亿马电脑、潮丰牌方便面等。这些产品,经过近几年的技术改造,生产规模和质量档次已上新的水平,一方面要继续在政策上、技术上和资金上给予倾斜扶持,不断扩大生产规模,提升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发展成为名牌产品。
  三是有利于环境保护和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的产品,如稻壳制一次性环保餐具、国产化风力发电机组、粉煤砖等。发展这些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发展方向,是鼓励发展的产品,要在技术、人才、资金上加以扶持,形成规模生产和规模效益。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