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汕头市经济贸易局
关于实施《汕头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
(汕府办[2002]142号)
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府直属有关单位:
市经济贸易局《汕头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意见》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迳向市经贸局反映。
汕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00二年九月十三日
汕头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意见
(汕头市经济贸易局 2002年8月20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精神和汕头市委七届六次全会精神,加快我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促进工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经济增长质量,推动汕头经济发展,提出汕头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意见。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市工业经济保持稳步快速增长。2001年,全市工业企业1.58万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22亿元,比1995年增长81.44%,年均递增10.4%。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90%,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41.72%。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但我市工业产业结构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一是企业规模小。在全市工业中,大中型企业47家,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企业67家,其余都是小型企业。二是产业科技层次水平低,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只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1%左右。三是名牌产品少。我市列入国家驰名商标的产品只有2个,列入广东省著名商标产品的也只有16个。四是支柱产业不突出,虽然初步形成电子信息、化工、机械、纺织服装、食品、医药、玩具等产业群体,但规模还不大,整体实力不强。五是产业布局缺乏规划,不能形成聚集规模效应。这些问题影响、制约着工业现代化的进程。
当前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着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我国已进入经济发展转型和经济结构调整期,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明显不适应新的经济增长环境。我国加入WTO,企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发展空间更加广阔,竞争也更加激烈,要求企业有更强的实力。从总体上看,我市交通、通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已有很大改善,先后被评为“中国城市综合实力五十强”和“首批投资硬环境四十优”城市。市委提出汕头经济特区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工业居于我市国民经济的主导地位,就必须加快工业的发展。因此,我市的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显得非常紧迫和重要。必须扬长避短,把调整工业产业结构放在突出的位置,认真做好规划,加强领导,落实措施,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实现现代化打下良好的工业基础。
二、工业经济结构调整的指导思想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