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国银监会上海监管局关于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对本市中小企业信贷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三)积极推行支持中小企业的融资计划。近期,浙江省中小企业局与民生银行杭州分行共同推出了中小企业成长计划,计划用3年时间提供100亿元贷款,重点扶持1000家最具成长性的中小企业;广东发展银行东莞分行也专门为民营企业设计打造了全方位金融服务方案“广发民营100”。即3年内投入100亿元以上资金,派出100名以上资深客户经理,重点支持100家以上民营企业,提供全过程100%金融服务,追求民营企业100%的满意。上海金融机构众多,信用环境相对较好,同样有条件开展类似融资计划。特别是地方商业银行带头,其他商业银行跟进,在切实改进对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同时,也为自己培育了潜在的客户。如上海银行在11月份举办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月”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该行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精心推出中小企业“便捷贷”的系列产品的做法,值得其他银行学习和借鉴。在日常经营中,本市商业银行还要有计划地培育一批擅长做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特色支行,量化信贷进度,落实奖惩措施,稳定营销队伍,突出做强、做小,摸索路子和经验,健全经营层次,打响服务品牌。
  (四)借鉴其他商业银行扶持中小企业的有效做法,建立“中小企业融资辅导中心”,丰富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内容,提升信贷服务水平。目前,银企双方信息不对称是影响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的主要因素之一,为克服信息不对称,国内一些商业银行已做了有益的探索,如通过建立中小企业融资辅导中心的方式来加强融资服务。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辅导中心可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人才、科技、资金等优势,提供政策咨询、项目评估、财务辅导、融资设计等服务,指导和协助企业筹措、运用资金;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也可通过中小企业融资辅导中心强化经营与管理,以更高的效率、更低的成本满足银行的信贷条件,从而较好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的难题,真正扶植中小企业成长,加大中小及民营企业融资力度。全市有条件的商业银行也可进行试点,并结合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运用,更全面地了解、掌握中小企业贷前资讯和风险状况。
  三、完善内部管理,优化审贷流程,加强风险管理。
  首先,各商业银行在组织上要成立专门从事中小企业信贷服务的管理部门,严格按照《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和《商业银行授信工作尽职指引》发放贷款和加强贷后管理。同时优化内部审批流程,提高审贷效率。在明确内部授信的前提下,将授信限额以下的中小企业首贷权,授给基层支行,以提高放贷效率。其次,明确审贷重点,对限额以下单笔小额贷款的贷前审核,主要注重于抵押担保的可靠性或第三方担保的足额有效及变现能力的强弱上,而不要完全拘泥于财务报表,并注意防范道德风险。第三,在贷款风险管理上,要适当简化贷款的五级分类管理,如对采取足额且权属清楚的房地产抵押或经商业银行认可的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可以不进行财务评价,直接认定为“关注”类贷款以警示风险,但在具体到信贷员的考核上要与其他的“关注”贷款有所区别。第四,加强对账户和现金流的全面监管,责任到人,真正落实贷后检查和跟踪服务,重点检查贷款用途真实与否,企业贷后经营状况是否正常,抵押和第三方担保有效性是否发生变化,法人代表或实际控制人的信用状况在贷款期间是否出现负面信息等。第五,不断充实、完善中小企业数据信息系统,形成基本中小企业客户的信息,长期跟踪,筛选择优,构筑风险屏障,提高风险防范的技术支持水平。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