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印发《2005年
上海法院民商事审判问答(之三)》的通知
(沪高法民二[2005]4号)
市第一、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三庭、民四庭,各区、县人民法院民二庭:
目前,本市各级法院在民商事审判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不断增多,有些问题在审判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典型性。高院民二庭对此进行了调研,并在调研的基础上对有关问题形成了倾向性的观点。现将有关问题及观点整理并形成《2005年上海法院民商事审判问答(之三)》,予以印发给你庭,供你庭在民商事审判工作中参考。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请及时报告高院民二庭。
附件:《2005年上海法院民商事审判问答(之三)》
二00五年三月二十四日
附件:
2005年上海法院民商事审判问答(之三)
一、关于如何正确理解停止实施破产案件集中管辖的通知的问题
实行集中管辖是针对当时计划内破产面临的情况所作的一项权宜之计。从2005年起,上海不再上报计划破产项目,本市将进入全面依法破产的新阶段,再实行集中管辖已无必要。该通知有两层意思:一是从2005年1月1日起各基层法院都应依法受理破产案件;二是在2004年12月31日之前已上报、全国企业兼并破产和职工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尚未批准下达的破产案件仍是计划内破产案件,这些案件仍然按照集中管辖的规定处理。
通知下发后,各法院在立案审查时,认为当事人的申请符合法律规定的立案条件,在立案之前,仍然要报高院民二庭进一步审查,经高院民二庭批准立案后才能立案,即立案审查制度不变。关于向高院请示的内容格式,见2001年6月27日经高院审委会通过的《关于本市破产案件管辖和受理问题的意见》第7条内容。
二、关于立案审查的分工问题
根据最高法院和高院的有关规定,破产案件的立案审查由审判业务庭负责,即基层法院由民二庭(一中院民三庭、二中院民四庭)负责审查,由立案庭负责办理立案手续。应当注意的是,有关审判业务庭要主动与立案庭加强沟通,当事人如果把申请破产的材料送到立案庭,立案庭应把材料送交有关审判业务庭审核,如果符合立案条件,立案庭再按规定办理立案手续。
三、关于级别管辖、指定管辖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