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发布山东省优质专用小麦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

  冬性,幼苗半匍匐,叶片深黄绿色、上冲,株型较紧凑,分蘖力强,成穗率中等。1997-1999年两年区域试验平均:生育期245天,比鲁麦14号晚熟1-2天,熟相较好。株高84厘米,亩有效穗数41.9万个,有效分蘖率33.5%,穗粒数34.5个,千粒重36.4克,容重766.5克/升。穗型纺锤,长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较饱满。抗倒性一般,肥水较高的地块易倒伏。抗病性鉴定:中感条、叶锈病,感白粉病。
  (2)产量表现
  该品种1997-1999年参加了山东省小麦高肥乙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483.6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减产0.3%;1999-2000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9.36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1.3%。
  (3)品质性状
  1998区域试验,山东省种子站统一取样,省农科院中心试验室测试结果:粗蛋白含量17.64%,湿面筋37.2%,沉降值43.3ml,吸水率60%,形成时间9.0分钟,稳定时间18.7分钟,公差指数3B.U,软化度15FU,评价值81。
  2000年生产试验,山东省种子站统一取样,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测试结果:粗蛋白含量15.1%,湿面筋33.5%,沉降值40.2ml,吸水率57.24%,形成时间4 分钟,稳定时间13.5分钟,弱化度24B.U,公差指数19B.U,评价值61。面包烘烤品质:重量160克,百克面包体积825cm3,烘烤评分88.8。
  (4)栽培技术要点
  在全省亩产400-500公斤地块作为强筋类小麦品种推广利用。该品种分蘖力强,茎秆不够粗壮,肥水较大地块易倒伏,管理上应适当控制肥水,并采取化控措施增强抗倒性。适宜播期为10月上旬,中高肥水地块一般每亩基本苗7-8万,节水地块适当增加播量,一般每亩基本苗12-15万;施足基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不要偏施氮肥,保证苗齐、苗匀、苗壮;浇好越冬水。春季抓好划锄保墒,第一次肥水在拔节后期或挑旗期。该品种对干旱有一定适应力,属节水型小麦,在干旱地区、干旱年份也表现出较大的增产潜力,在管理上可适当控制肥水。
  3.济南17号(原代号924142)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而成。1999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种审字0262-2号。
  (1)特征特性
  冬性,幼苗半匍匐,叶色浓绿,叶片上冲,旗叶面积较小,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型紧凑。生育期244天,与鲁麦14号相当,熟相中等。株高78厘米,亩有效穗数47.5万个,有效分蘖率47.5%,穗粒数32.2个,千粒重35.6克,容重748.9克/升。穗型纺锤,顶芒、白壳、白粒、硬质,籽粒饱满度中等;较抗倒伏,抗病性鉴定:中感条、叶锈病和白粉病。
  (2)产量表现
  该品种1996-1998年参加了山东省小麦高肥乙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02.9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4.52%;1997-1998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1.25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5.8%。
  (3)品质性状
  1998年生产试验,山东省种子站统一取样,省农科院中心试验室测试结果:粗蛋白含量17.84%,湿面筋39.7%,沉降值54.7ml,吸水率62.0%,形成时间8分钟,稳定时间25.2分钟,软化度15BU,评价值75。
  2001年国家粮食局标准质量中心在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和安徽省的粮库中抽样分析,济南17号是达到强筋优质商品粮指标且品质较稳定的六个品种之一。12个地区样品分析平均粗蛋白含量14.80%,湿面筋含量32.74%,面团稳定时间10.45分钟。
  (4)栽培技术要点
  济南17号适宜在全省中高肥水条件下作为强筋类小麦品种推广利用。该品种对生态和栽培条件要求较严格,最适合褐土、棕壤、砂姜黑土种植。播期弹性大,宜适当晚播,一般年份最佳播期10月1日-15日,鲁西南和鲁南地区以10月5日-15日为宜;鲁西北及鲁北地区以10月1日-10日为宜;鲁中地区多为丘陵山地,可根据不同地区气候条件确定适宜的播期。每亩基本苗8-12万,冬前群体应控制在60-80万,最大分蘖应控制在90万左右,一般不可超过110万,最终成穗40万左右为宜。小雪冬灌,及时划锄。严格控制返青水,浇透拔节水,施足拔节肥。确保灌浆水,充分发挥该品种高产、优质的潜力。小麦生育后期是多种病虫害发生的主要时期,该品种易感染蚜虫和白粉病,抽穗前后要及早防治。
  4.淄麦12号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