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发布山东省优质专用小麦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

山东省农业厅关于发布山东省优质专用小麦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
(鲁农生字〔2005〕4号)


各市农业局,厅属有关单位:
  为促进优质专用小麦的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实现良种良法相配套和高产优质相结合,不断提高我省优质专用小麦生产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省农业厅在组织有关专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山东省优质专用小麦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现予发布。
  请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地进行推广。并请及时组织优质专用小麦优势区域县(市、区)做好良种繁育田的管理工作,确保良种的质量和数量,为实施优质专用小麦良种补贴工作奠定基础。

  附件:山东省优质专用小麦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二○○五年三月三十一日

  山东省优质专用小麦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主导品种

  我国小麦品质区划研究和生产示范结果表明,我省的气候、土壤适合优质强筋和中筋小麦生产。因此,我省的小麦品质改良以优质专用为目标,主要集中在这两类小麦上。现将部分优质专用小麦品种介绍如下:
  一、强筋类品种
  1.济麦20号(原代号955159)
  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而成。2003年9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3]029号。2004年10月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04011。2004和2005年均被农业部列为主推品种。
  (1)特征特性
  冬性,幼苗半匍匐,苗色深绿,叶片较窄,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层整齐,2000-2002年两年山东省区域试验平均:亩最大分蘖102.7万个,亩有效穗44.0万穗,成穗率42.8%;生育期237天,熟相中等;株高76.8厘米,穗粒数33粒,千粒重38.6克,容重781.1克/升。株型紧凑,叶片上冲,叶耳紫色,旗叶中长、挺直。抽穗后,茎、叶、穗蜡质重。穗型纺锤,长芒、白壳、白粒、籽粒较饱满,硬质。抗倒伏性中等。经抗病性鉴定:中感条锈,高抗叶锈病,感白粉病。
  (2)产量表现
  2000-2002年参加了山东省小麦高肥乙组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亩产507.05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减产0.78%,2002-2003年高肥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13.37公斤,比对照鲁麦14号增产8.69%。
  (3)品质性状
  2003年生产试验,山东省种子站统一取样,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试结果:粗蛋白含量13.23%,湿面筋29.3%,沉降值37.1ml,吸水率58.4%,形成时间8分钟,稳定时间14.9分钟,软化度30FU。
  2003年国家黄淮北片区试,由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混样分析,粗蛋白含量14.25%,湿面筋含量31.6%,沉降值54.2 ml,面团吸水率56.4%,形成时间4.9 分钟,稳定时间28.6分钟,最大抗延阻力586BU,拉伸面积126cm2。
  (4)栽培技术要点
  在全省中、高肥水条件下作为强筋类小麦品种推广利用。适宜肥沃的棕壤、褐土、砂姜黑土及土质粘重的潮土(淤土)种植;在适宜播期范围内早播,最佳播期范围为9月28日-10月15日。鲁西北及鲁北地区适播期9月28日-10月8日;鲁西南和鲁南地区可适当晚播,以10月5-15日为宜。每亩基本苗10-15万,越冬时合理群体为计划亩穗数的1.4-1.6倍,最终成穗38-42万。施足基肥,浇好越冬水,及时进行划锄。该品种若在灌浆期遇低温寡照、多雨年份易感根腐叶斑病,应以防为主,在抽穗后喷洒多菌灵、粉锈宁、代森锰锌等防治叶斑病、白粉病等危害。对病虫害的药物防治不宜过晚,以免造成药物残留,降低粮食品质。浇好灌浆水以发挥品种的高产、优质潜力。
  2.烟农19号(原代号烟优361)
  烟台市农科院选育而成。2001年4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字[2001]001号。200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审定编号:苏审麦200102,2004年通过山西省审定,审定编号:晋审麦2004003。2004-2005年度参加国家区域试验同时进行生产试验。
  (1)特征特性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