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内部培训和外部培训相结合。各级卫生监督部门不但要组织集中培训,还要采取传、帮、带、教等方式,形成内部培训和自我培训的学习机制。同时,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利用外部的资源进行培训。
4、经常性培训和特定时期培训相结合。在岗卫生监督员必须参加继续教育,每年至少集中系统培训一次,将培训和日常卫生监督工作相结合,按需施教,讲求实效,把培训作为卫生监督员年度考核的必备内容。录用卫生监督员实行资格考试制度,经过资格考试合格的,择优录取,严把“进口关”;凡新聘用卫生监督员必须在试用期内接受培训,做到先培训后聘用;岗位轮换前按照不同岗位要求进行岗位培训;新担任领导职务的卫生监督员,坚持先培训后任职。
5、培训工作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在传统教育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充分运用网络、多媒体等现代培训手段,实现培训方式现代化。不断改革完善培训模式,积极研究和解决卫生监督员教育培训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卫生监督员培训工作新模式。
二、目标及任务
(一)总体目标
至2010年,建立完善卫生监督员培训基地、培训教材、培训师资队伍,初步形成省、市、县的三级培训网络,建立起培训工作规范化的运转机制,力争达到每名监督员每年都能至少接受一次系统的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全省卫生监督员专业和学历水平,提高监督执法能力,使我省卫生监督队伍达到全国一流水平。
(二)具体目标
1、至2005年底,按照卫生部新的《卫生监督员培训大纲》,“卫生监督员培训系列基本教材”,完善教材体系;完成省级卫生监督员、骨干和师资培训,建立起省级卫生监督员培训师资库;在广州或深圳初步建立起广东省卫生监督员培训基地,争取成为国家级卫生监督员培训基地。
2、至2006年底,完成省级卫生监督培训网点的建设,在东、西、南、北、中选取3-5个基础较好、条件较为成熟的机构作为省级培训基地。各地按照新的《卫生监督员培训大纲》和“卫生监督员培训系列基本教材”,对市级卫生监督骨干轮训一次。
3、至2007年底,省重点挑选一批基层卫生监督员,在各地培训的基础上,分期、分批轮训,为基层培养一批实用型人才。各地对县级卫生监督员轮训一次。
5、至2010年底,通过严把人员准入关、加强对低学历人员培训,使具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卫生监督员,在省级卫生监督机构达到98%以上,在地(市)级卫生监督机构达到95%以上,在县级卫生监督机构达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