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速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
(津政发[1985]126号 1985年6月29日)
(一)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的行业较多,范围很广。按照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第三产业包括两大部门,即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诸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饮食业,金融、保险业,公用事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各类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文教事业和社会福利事业等。因此,发展第三产业不仅仅是解决人民生活中的“几难”问题。
加速发展第三产业,不仅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城市功能,更好地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促进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开辟新的产业领域,解决目前很多人没事干,而许多事又无人干的问题。各级人民政府和各部门必须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一件大事抓紧抓好。
近几年来,我市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第三产业获得较快发展。特别是随着市人民政府关于改善人民生活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我市的零售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直接为人民生活服务的第三产业有了较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民生活中的“几难”矛盾。从一九八二年以来,我市在加快经济建设步伐的同时,连续两年新建了二千五百多个集体商业网点;建成了一批与住宅建设相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百日建成南市食品街,为发展第三产业开拓了新型的改革试验场;新开辟一百六十二个农贸农场(市区六十八个,郊、县集镇九十四个),活跃了城乡贸易;个体济发展较快,到去年底,已达到六万八千多户;利用人防设施兴建商店、饮食店、旅店等近一百处;各区街道积极探索家务劳动社会化的路子,兴建便民服务站、点达一千多个,家庭托幼园所发展到一千三百多个;郊县农民进城兴办第三产业,已有三千多户农民经营商业、旅馆业;国营工业企业和事业单位通过组建劳动服务公司的形式,为安排富余职工和待业的子女兴办了一大批“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商业、饮食、服务、运输等企业;市科技市场建立一年来,共签约成交合同一千四百余项,成交
金额一千四百七十五万元,社会效益达一亿八千八百万元;各类贸易中心、贸易货栈的建立,为活跃市场,搞活流通,提供了方便;积极引进外资,举办了一批合营的项目。
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于发挥城市多功能作用,促进经济繁荣,方便群众生活,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消费结构和形式的变化,仍然存在许多不适当的状况,主要是人民生活中的穿衣、买莱、吃早点、修理、家庭服务等“几难”问题还比较突出;商业、饮食、服务业网点布局还不合理,不能满足群众多方面的消费需求;在新建居民区、边缘地区有的网点数量不足,不能适应人民生活的需要;一些配套建设的网点,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及时开业经营、发挥投资效益;国营小副食零售商业承包改革没有全面落实,特别是饮食服务行业长期微利经营(有的行业亏损),设施陈旧落后,技术力量薄弱,企业负担过重,影响其作用及潜力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