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第八条增加一款,即:“在耕地承包期内,新增加人口,不再调整承包耕地。耕地承包期一般不得少于十五年。”
五、第十二条增加两款,即:
“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当协调。在城市规划区内,土地利用应当符合城市规划。”“在江河、湖泊的安全区内,土地利用应当符合江河、湖泊综合开发利用规划。”
六、第二十一条调整为第十五条,并修改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搞好土地整治开发。大力改造中、低产田土,整治闲散地和废弃地。
在有利于生态建设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开发荒山、荒地,并依法保护开发者的合法权益。
七、第十五条调整为第十六条,并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即:“开发集体所有荒山、荒地、河滩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须事先向土地所有者提出申请,经乡级人民政府批准,报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备案。”该条第二款移为第三款,并修改为:“经开发的土地可以优先确定给开发单位和个人使用,按照国家规定减、免农业税或农林特产税。”
八、第十八条第一项修改为:“农业户转为非农业户、外迁户或死亡绝户承包的责任地、自留地、饲料地、自留山、责任山、承包山,不再使用的宅基地。”第十八条增加两项,即:
“农业户中部分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承包的土地。”“承包的荒山、荒地等逾期不开发的。”第十八条增加一款,即:“收回的集体所有的土地,由土地所有者招标另行发包。”
九、第二十四条第二项修改为:“土地管理部门组织用地单位、被征(拨)地单位并会同有关部门商定拟征(拨)土地的位置、类别、面积及有关补偿、安置方案,签订征(拨)地协议。达不成协议的,由县级或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依法裁决。”
十、第二十八条第一项中土地年产值的计算修改为:“土地年产值,由县级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根据被征(拨)耕地的类别、各类作物的主、副产品的常年产量、国家当年收购牌价和市场价格的综合价拟定,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第二十八条第二项中的“开始协商征地方案后”修改为“征地协议签订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