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利用农作物秸秆大力发展养牛业的决定
(1993年3月13日)
为了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大力发展养牛,利用秸秆过腹还田,促进农业 良性循环”的指示精神,开发利用我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加快养牛业发展的步伐, 特作如下决定:
一、利用秸秆发展养牛,不仅可以节约粮食,增加畜产品,而且可以提供大量 的优质有机肥料,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同时也是增加经济收 入,繁荣城乡市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的一条有效途径。各级政府要运用各种形式, 广泛宣传利用农作物秸秆发展养牛的重要意义,用养牛致富的典型事例,激发广大 群众积极性,使全省养牛业有一个突破性的发展。
二、各地要把利用秸秆发展养牛作为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低耗、 高效农业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初步确定,全省秸秆青贮氨化 由一九九二年的310万吨,今年达到440万吨,“八五”末达到660万吨。全省牛存栏在一九九二年250万头的基础上,今年达到280万头,出栏90万头;“八五”末存栏达到350万头,出栏120万头。各地、市、县要从当地资源、 技术条件、市场状况、加工能力等实际情况出发,层层制定规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确保实现规划确定的目标。
三、发展养牛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注重规模效益,鼓励支持群众开展多种形 式的经营活动。对国家在我省建立的养牛示范县和省选定的养牛基地县,要在资金、 物资上给予适当扶持。各示范县、基地县要在政策、投入、技术、加工、流通等方面真正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四、进一步健全完善良种繁育和防疫灭病体系。在机构改革、转变职能、分流 人员中解散或撤掉的服务网络,要尽快恢复起来。各级良种繁育部门要下大力量抓好优良品种的引进、繁育、推广工作,在全省推广冷冻细管精液制作和使用技术, 加快牛的繁育,提高优良品种比例。全省良种覆盖率要在目前55%的基础上,每年增加两个百分点。要在稳定地、县、乡畜牧兽医站的同时,在重点村设立兼职兽医人员,形成地、县、乡、村四级防疫灭病技术服务网络。要按照国务院《
家畜家禽防疫条例》的要求,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定期搞好检疫和预防接种,严格控制疫病发生。各级服务组织都要强化服务职能,增强群众观念,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各级领导要关心畜牧兽医技术人员的工作和生活,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