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依托我区大农业的优势及丰富的地面资源,抓好以棉纺工业为中心的纺织工业和轻工、食品工业的改造。棉纺工业要通过更新设备,提高棉纱、棉布质量和精梳纱比重,加大深加工产品的产量,使我区棉花资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发挥。
9.适应自治区经济发展的要求,搞好以能源、邮电、交通为中心的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改造。抓好有色、钢铁、建材等基础原材料工业的改造,加速我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10.优先搞好企业的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劳动保护、三废治理等方面技术改造,努力提高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
11.技术改造项目的选择,必须做到产品有市场、原材料供应有保证、达到必要的经济规模。被改造的企业必须是领导稳定得力、企业管理良好、具有必要的技术消化能力。优先支持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和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技术改造。
三、全方位、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大改造力度
12.充分发挥企业做为投资主体的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多渠道筹集改造资金,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后7年需投入的150亿元,企业自筹及多渠道筹集的资金要占到60%。
13.结合国有企业转换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改组,吸纳社会资金增加技改投入。有计划地对部分企业进行出租、拍卖、出股转让等,筹集改造资金。
14.组建技术改造基金会,建立技术改造专项基金;承担向社会发行技术改造债券,对技术改造项目实行投资、担保,执行自治区对企业技术改造的贴息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和引导商业银行贷款投入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为自治区技术改造提供一个较稳定的资金来源和有效的筹资手段。
15.自治区技术改造基金的来源包括:历年自治区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今后每年由财政安排用于技术改造的资金,除用于对多渠道筹集资金的贴息和重大项目前期费外,其余转入该基金);银行历年技术改造的沉淀贷款盘活后转入该基金;发行技术改造投资债券;吸收中型企业(集团)参加基金会;其他来源资金等。
16.抓住沿海省市调整产业结构,将初加工和内销的劳动密集型品有步骤地转向内地和原料产地的机遇,利用他们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的优势,通过合资、合作,优势互补,改造我区传统产业。
四、加快利用外资嫁接改造现有企业的步伐
17.加大利用外资嫁接改造现有企业的力度,是全区今后一个时期技术改造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把利用外资作为拓宽企业技术改造资金渠道的主要内容来抓,力争在后7年中利用外资嫁接改造现有企业的总规模达到4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