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托管人员不再享受安民帮困基金,同时,最长托管期一般不超过两年。
三、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基本经费来源及管理
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基本经费预算由三部分组成:
(一)按本市企业下岗待工人员生活补贴标准计发的托管人员基本生活费;
(二)按再就业服务中心规定办法予以报销的门诊医疗费;
(三)托管人员养老、医疗的社会保险费用。
根据以上费用范围、有关标准和按今年再就业服务中心的托管规模10万人(其中上海纺织控股(集团)公司约7万人,上海仪电控股(集团)公司约3万人)测算,全年需要经费4.3亿元,半年约需要2.1亿元。
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基本经费由市财政的安民帮困基金、外来劳动力管理基金和控股(集团)公司出资三个方面承担。今年下半年,由市财政一次划拨0.7亿元,市劳动局从对使用外地劳动力单位征收的管理基金中划拨0.7亿元,两者相加后按7:3的比例分别划拨给上海纺织、仪电控股(集团)公司,即上海纺织、仪电控股(集团)公司分别为0.98亿元、0.42亿元。两个控股(集团)公司自行筹措0.7亿元,其中上海纺织、仪电控股(集团)公司分别为0.49亿元和0.21亿元。
再就业服务中心每年的基本经费由市劳动局统一核定,实行专款专用。其中安民帮困基金核定后,由市财政划拨给各控股(集团)公司;外来劳动力管理基金的征集和拨付由市劳动局统一负责。市劳动局应督促各控股(集团)公司将其出资及时到位。
四、促进再就业的目标与渠道
上海纺织、仪电控股(集团)公司要依靠自身努力和社会支持,完成每年分流转移托管人员,40%以上的目标。主要分流安置渠道是:
(一)条块结合,有序转移下岗待工人员。各区、县政府要从政治的高度,配合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工作,帮助吸纳上海纺织、仪电控股(集团)公司的下岗待工人员。
控股(集团)公司应以加强社区管理、社区服务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同社区的经济联系,以繁荣地区经济为目标,开展企业、社区优势互补,发展社区会馆、服务事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在政府总体调控下,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由有关部门与工业、商业主管部门协调组织工业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可采取项目合作、招工录用,劳务输出等途径。今年各级商业企业新增岗位招工时,必须按70%的比例吸纳本市下岗待工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