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强对要素市场的统计。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要素市场统计的指标设置、计算方法以及统计频次,准确、及时地反映我市市场体系的建立情况,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市实际的要素市场统计制度。
(五)建立较完善的劳动力失业、下岗、再就业、社会保障统计制度。劳动力失业、下岗、再就业统计资料,是我市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的客观需求,是各级党委、政府制定正确决策的重要依据。1998年,市统计局要建立健全劳动力失业、下岗、再就业统计制度方法,并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统计制度。
(六)积极探索建立科技统计制度。国家统计局在1997年年报工作中,布置实施了全国农业、地质勘查和水利管理业、金融保险业和工程设计业科技活动一次性调查。我市作为全国、全省抽中的城市,有3000多个调查点纳入这次调查范围。通过这次调查,要建立起我市科技统计制度和科技统计网络。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把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由工业扩大到其他行业,逐步实现全社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预算。
(七)完善服务业统计制度。我市服务业统计范围大如何在调查方法上、渠道上准确把握总体数据质量,是实施现行服务业统计改革的关键。1997年,市统计局有针对性地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大面积的重点统计调查,在验证1996年服务业年报数据的同时,为建立服务业统计渠道和实行抽样调查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在此基础上,1998年,要进一步疏通、规范服务业统计数据上报渠道,完善我市服务业统计制度。
(八)加速扩大抽样调查方法的应用。在前两年试算、试行的基础上,1998年,小型及个体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企业进度性抽样调查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要及时解决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该项进度性抽样调查日趋完善;畜牧业统计于1997年年报中,试行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相结合的办法,并与原全面调查方法同时进行。在按国家制度规定实行的过程中,要研究出符合广州实际的、科学的抽样调查方法,为开展其他农产品抽样调查积累经验。
(九)改革工业统计调查口径和方法。要将目前主要按隶属关系划分统计范围的模式,转为以按企业规模划分统计范围的模式。1998年国家改变了工业定期为报表的调查模式,将地方上报国家的统计范围规范为全部国有工业和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以上的非国有工业企业。为适应我市经济分级管理的实际情况,今年暂时实行新旧统计范围并行的方法。各级统计部门要注意做好新旧统计范围的模拟衔接,为1999年完全按新范围统计积累经验。与此同时,要制定年产品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下非国有工业企业抽样调查方案,利用现有资料进行模拟试验,取得经验,争取1999年在全市范围内正式实施。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