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天津市社会用字管理规定

天津市社会用字管理规定
(1998年5月28日)

  第一条 为加强社会用字管理,促进社会用字规范化、标准化,纠正社会用字中的混乱现象,发挥汉字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作用,根据国务院有关规定,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各类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及其他机构的社会用字。
  第三条 社会用字是指面向社会的主要在下列范围内使用的示意性文字:
  (一)报纸、杂志、图书、教材;
  (二)各种文件、会议、活动、布告、通知、公章、证件、证券、标语、宣传橱窗、锦旗、奖状、荣誉牌匾等;
  (三)各类地名,包括自然地理名称、行政区划名称、居住区名称以及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具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名称等;
  (四)商品名称、商品包装、商标、广告;
  (五)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名称、牌匾;
  (六)电影及电视片名、制作单位名称、字幕说明;
  (七)电子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等。
  第四条 社会用字,必须使用规范汉字。不准使用已经简化了的繁体字、淘汰了的异体字、废止的《第二次汉字简化方案(草案)》中的简化汉字及各类自造字。
  第五条 使用社会用字应按照下列标准执行:
  (一)印刷通用字形以1988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为准。
  (二)简化字以198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为准。
  (三)异体字中的选用字以1955年12月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为准。
  (四)出口商品的名称、包装和广告等,原则上应该使用规范汉字。确需使用繁体字的,须报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批准。
  (五)提倡横向书写行款。横行款,由左向右,自上而下;竖行款,由上向下,自右而左。
  (六)使用汉语拼音,要求以普通话语音为标准,拼写准确,字母书写正确,分词连写。在商品包装、广告中出现企业名称、地址和在书籍的封面上印制书名、著作者、出版者名称时,应当使用汉字,或汉字、汉语拼音并用,不得单独使用汉语拼音或其他拼音文字。
  (七)需使用地名时,都应以各级政府审定的标准地名为准。少数民族语地名和外国地名的汉字译写,应根据中国地名委员会制定的有关规定译写,做到规范化。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