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会计核算实现网络或单机运行(1)
4. 上下级数据实现非邮寄方式传递(1)
二、人员管理(4分)
1. 涉及税收会计管理工作的人员都纳入会计人员管理(1)
2. 配备专人进行会计电算化操作(1)
3. 70%的会计人员能操作电算化软件(1)
4. 50%的在岗会计人员持有会计证或其他可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证书(1)
三、制度建设(6分)
1. 建立微机操作人员岗位责任制(2)
2. 建立本单位内部会计核算管理制度(2)
3. 建立上下级间严密的凭证传递及信息反馈制度(2)
四、核算范围管理(10分)
1. 纳税人申报率,其中:企业申报要在92%,个体业户要达到90%。每少1%扣0.1分(1)
2. 申报准确率90%,每少2%扣0.1分(1)
3. 征期入库率70%,每少5%扣0.2分(2)
4. 欠税反映率96%,每少1%扣0.2分(5)
5. 减免税反映率100%,每少1%扣0.1分(1)
五、会计凭证管理(30分)
1. 所有原始凭证都纳入会计管理(1)
2. 原始凭证填制手续完备(1)
3. 原始凭证应及时传递(2)
4. 原始凭证数据真实(6)
5. 原始凭证内容完整(5)
6. 取得原始凭证的当天核算录入微机(2)
7. 记账凭证科目使用正确数据无误(6)
8. 发生业务当天打印记账凭证(3)
9. 按月装订凭证,凭证整洁规范(2)
10. 记账凭证所附原始凭证数量准确(2)
以上10项标准,按量达标的每缺一个单位量扣0.1分,扣完本项得分为止;按率达标的每少1%扣0.1分。以下各项标准,均按此考核计分。
六、会计账簿管理(12分)
1. 业务发生的当天记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4)
2. 根据凭证和科目汇总表记总账(1)
3. 满页或按年打印、装订微机打印账簿(1)
4. 账证、账账、账表、账实相符(4)
5. 年末准确冲账、转账,设立账簿手续完备(3)
七、会计报表(20分)
1. 报表编报按制度规定种类齐全(2)
2. 报表数字真实(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