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新闻传媒是新形势下进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载体,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党报、电视台、电台要发挥主渠道作用,弘扬正气、引导热点,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努力营造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氛围。舆论监督要实事求是,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反腐倡廉。提高新闻工作者的思想政治素质,改进新闻报道质量,增强宣传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坚持把社会效益和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坚决制止政治思想导向错误、封建迷信、格调低下的报道刊播。互联网的新闻宣传归口外宣部门管理,严格执行上网审批制度和许可证制度,加快实施互联网用户上网制度。从总体上搞好统筹规划,推动相关网站合作,形成整体效应。禁止各站点发布和链接各类对社会产生危害作用的不良信息,对境外不良站点的恶意信息要进行必要的堵截。
28.深入开展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把着眼点放在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上来。深入开展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采取有力措施,巩固“一年一小变”成果,加快向“三年一中变”的目标迈进。发挥人民群众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主体作用,高标准搞好创建文明街道、安全文明小区、文明村镇、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家庭和军警民共建活动,使干部群众在参与中受到教育和熏陶,促进自身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重视发挥文化的社会教育功能,积极实施我市群众文化“金穗工程”,大力开展企业文化、社区文化、村镇文化、校园文化、家庭文化。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进文化精品创作,抵御封建文化糟粕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坚持不懈扫黄打非,营造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对宣扬封建迷信、伪科学和有严重政治问题的出版物,要坚决进行彻底的清理、取缔。
29.认真总结、培养、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典型为导向带动全社会的文明进步。要十分重视深入生产工作第一线,着力发掘、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各种先进集体、先进人物。做好表彰先进和宣传、推广先进典型的工作,在广大人民群众中自觉掀起学先进、比先进、赶先进的热潮。热情关心关进模范,不断改善和提高他们的物质生活待遇,认真帮助解决具体困难。
30.加强群众来信来访和基层人民调解工作,深入细致解决好基层出现的矛盾纠纷。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和上报反馈制度,重视做好信访工作,及时掌握群众的呼声愿望和思想脉博。积极设立社情民意信箱、开通热线电话,办好人民群众来访接待日,鼓励人民群众直接向党委、政府反映情况,提建议意见,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开展派出所长、法庭庭长、司法所长、国土所长“四长”接访活动。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作用,及时做好引导和化解工作,使基层的矛盾纠纷出现在哪里,就解决在哪里,把社会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
31.善于运用宣传教育的基本阵地,做好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重视运用现代化手段对黑板报、宣传栏、图书室、荣誉室、文化站、广播站等传统宣传阵地进行改造更新。办好基层党校、职工(农民)夜校培训教育中心、老干部活动中心,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和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体育、文化、艺术活动,经常举办各类型主题、专题教育活动和公益活动,增强经常性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