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认真做好困难企业尤其是下岗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当前国有企业实施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在一定程序上会给部分干部职工生活带来暂时困难,要在加强教育引导,消除思想上的疑虑、认识上的困惑的同时,认真听取职工群众的意见和要求,着力解决好困难企业职工群众特别是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问题,通过培训教育、提高职业技能、推荐就业、帮助自谋职业等多种方式渠道,推动再就业工程的顺利实施,多为下岗职工办实事、送温暖、献爱心。
13.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加强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非公有制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党对非公有制经济领导的重要内容。要积极推进在非公有制企业中建立党团组织和工会妇女组织的工作;坚持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目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积极组织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因地制宜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和文体活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应非公有制企业特点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促进大量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围绕“两告别、两走向”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14.以提高农民素质,奔康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大力加强和改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针,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服务;坚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开拓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新路子;坚持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为目标,全面提高农村干部和群众的综合素质;坚持关心群众、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主体作用。
15.围绕“告别贫穷、走向富裕,告别愚昧、走向文明”这一主题,在我市农村广泛开展以提倡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提倡诚实劳动,反对好逸恶劳;提倡文明生活,反对赌博吸毒;提倡移风易俗,反对乱埋乱葬;提倡晚婚晚育,反对超生抢生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教育活动。针对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适应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需要,利用农村党校、农民夜校、办培训班等形式,在农民中普及市场经济知识,科技知识,传授生产经营和科学管理技术,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切实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增强农村干部群众的民主法制观念,妥善处理好农村发展中出现的矛盾纠纷。集中力量纠正一些地方存在的封建迷信、邪教活动、乱埋乱葬、超生抢生等陈规陋习和不良现象,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良好道德风尚。
16.运用有效的途径与方法,不断提高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文明乡镇企业和安全文明小区活动。实行分类指导,根据城乡结合部、远郊和偏远山区的不同情况,修订和完善各类创建活动的总体目标和指标体系,进一步落实检查、督促、考评等各项措施,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切实抓好农村基层文化馆(站、室)、图书馆(室)和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文化设施建设,健全电视、广播及书报发行网络,办好农村党校、文化夜校等,充分吸引群众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坚持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活动,做到“三下乡”,常下乡。建立健全农村党员干部联系户制度,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骨干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将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到乡镇企业、农村股份制管理以及乡规民约之中。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重点抓好农村青少年和外来人员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加强村委会换届选举后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