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负责监督检查街道管辖区域内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经纪律的情况。
三、街道财政的收支范围
街道财政收入范围是指街道管辖区域内入区金库的各项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税收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罚没收入、其他收入等。
街道财政支出范围是指街道管辖区域内进行城市管理工作、行政事业性工作、优抚社救和社会保障支出等。主要包括: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管理经费、组织单位和居民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经费、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经费以及办公经费、优抚社救对象补助费用、民政及离退休人员费用、居委会工作人员经费及办公经费、其他涉及管辖区域内社区建设的各项支出等。
四、街道财政的管理和预算资金的综合监督管理体制
(一)完善现行分税制街道财政管理体制。
街道财政管理体制主要为地方税收总额分成,保人员开支加事业分成,核定财力、收支挂钩、分类管理。
1.地方税收总额分成:以核定的街道在编人员和管辖事权,按统一的开支标准确定支出基数和街道管辖区域地方税收总额分成比例的街道财政管理制度。各区可根据所辖街道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比例,向欠发达街道倾斜。适用于区域收入比较稳定的地区。
2.保人员开支加事业分成:以核定的街道在编人员,按统一开支标准保证人员经费,由区财政专项拨付,并根据街道管辖面积、人口、综合整治等具体情况,确定街道事业经费支出基数和街道辖区地方税收总额事业分成比例的街道财政管理制度。适用于区域收入经常变动的地区。
3.核定财力、收支挂钩、分类管理:核定街道及居委会工作人员经费和办公经费、民政以及离退休人员开支、街道城市管理和社区服务专项经费,以确定财力基数,全额由区财政拨付,同时实行代征收入全额留成,按比例补充各项经费,并分类管理和指导各项经费使用的街道财政管理制度。适用于区域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
各区政府可根据本区各街道的实际情况,选择建立相应的街道财政管理体制。
(二)建立街道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和部分税种代征代缴制度。
市及区财政部门要根据各区及各街道辖区面积、人口、综合整治等具体情况,综合平衡管理成本。市财政主要解决区级财力不平衡问题,区财政主要解决街道间财力不平衡问题。市及区财政部门根据环卫、绿化、市政等主管部门事权的划分,将用于街道社区环卫、绿化、市政等方面的专项经费拨付街道办事处集中管理,统筹安排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