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制糖工业结构调整意见的通知[失效]

  由于上述因素,加上改革和管理落后,使我省制糖企业陷入了严重的亏损困境。据统计,全省制糖行业累计亏损已达27.6亿元。从1990年开始就长期大量拖欠农民的甜菜款,使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害,到目前累计拖欠达8.98亿元(陈欠4.84亿元,本糖期新欠4.14亿元),由此而造成农民集体上访、告状的事件频繁发生,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稳定。反过来,由于长期拖欠甜菜款,农民不愿种甜菜,又使糖厂原料不足,经常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加剧了亏损的严重程度。综上所述,制糖行业的结构调整已势在必行。
  二、调整的原则
  制糖工业走出困境的出路在于改革和结构调整。调整必须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今后各级政府不得再下达指令性的甜菜种植计划,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按照自愿的原则。由企业与种植农户签订合同,并按合同兑现甜菜款。同时对甜菜价格也要放开,不再统一定价。
  二是压缩总量,以销定产。由于受原料和市场的双重制约,我省制糖行业必须大幅度压缩生产总量。全省日处理甜菜能力由原来的3.5万吨压缩到1.5万吨左右,年产糖总量也由原来的70万吨调减到30万吨左右,以保证保留的制糖企业能够满负荷生产。
  三是合理布局、优化结构。制糖企业的布局必须由甜菜低含糖区向甜菜高含糖区转移;产品结构必须由单一品种向多品种、深加工方向转变;企业体制必须由单一的国有向多种经济成分转变,从整体上优化制糖工业的结构。
  四是扶优汰劣,适者生存。根据企业的不同情况进行综合治理,分类指导。对于管理基础好,原料有保证,有相对优势的企业,予以保留并给予扶持,使其尽快摆脱困境,扭转亏损;对原料无保证,资产负债率高,亏损严重,扭亏无望的劣势企业,采取停产整顿措施,通过停产整顿、综合治理,对能够扭亏为盈的糖厂,可以恢复生产,对扭亏无望的企业则实施破产或转产;对已经破产的企业,一般不再恢复制糖生产。
  三、调整的意见和措施
  (一)压缩总量,调整结构,分类指导。
  根据目前我省制糖行业的实际情况,必须压缩总量、调整结构,实施分类指导,达到大幅度减亏和扭亏的目标,解决拖欠农民甜菜款的问题。对31户制糖企业具体分类如下:
  第一类,保留生产8户。保留生产企业的条件是:布局合理,位于甜菜高含糖区;资产负债率相对较低,银行能够支持;扭亏有望;今后不再拖欠农民的甜菜款。据此,对企业管理基础较好的依安、宁安糖厂和技术装备先进、人员负担少、产品质量好的海伦糖厂等3户糖厂保留并给予扶持,使其尽快扭亏为盈;对省农垦总局所属的宝泉岭、红兴隆、赵光、双山等4户糖厂,可以在省农垦总局系统内实施农工贸、产加销一体化体制,使其尽快扭亏为盈或增盈;对已经被民营公司租赁的宝清糖厂放开经营。以上8户企业日加工甜菜能力1.27万吨,年产糖25万吨,年需甜菜总量250万吨左右。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