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对节水灌溉的管理
节水灌溉设备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而且零部件多,精密程度高,若使用保管不当,极易损坏,给国家、集体、个人造成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影响节水灌溉继续健康发展。水利部门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制定《节水灌溉设备使用与管理条例》,明确责任,依法管理。要大力推广安达市对机电井和节灌设备实行的“五长”管理制度。要从本地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出售、租赁、承包、股从合作制等形式,对现有机电井和节水灌溉配套设备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使节水灌溉设备的产权明确到户、到人,用经济手段增强农民的使用管理的责任心,提高管理水平。对以国家投资为主的节水灌溉工程设备,不具备产权制度改革条件的,要由集体经济组织或县、乡抗旱服务组织统一管理、有偿使用,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对新打机电井,要先建制再打井,实行新井新制。要像肇州县那样,注意发挥打井抗旱合作社的作用,加强对节水灌溉设备的管理。积极提倡和鼓励农民购买节水灌溉设备,实行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使产权一步到位。要特别注意解决农户小规模分散经营与大水利之间的矛盾,协调好有井户和无井户的利益关系,积极研究和生产小型喷灌设备,以满足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的需要。要树立质量意识,加强工程建设管理,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和竣工验收制度,确保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及设备制造、安装质量。
六、强化领导,紧密配合,形成节水灌溉的合力
虽然去年我省松、嫩两江发生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洪水,有些地方出现了内涝。但是,从长期看,干旱仍然是制约我省西部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因此,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牢固树立防汛抗旱两手抓的指导思想,坚持打井抗旱,发展节水灌溉不动摇。各行署、市、县政府要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确立主管领导“一条龙”责任制,县乡村要确定专人抓此项工作。对已经制定的节水灌溉发展规划,要保证一张蓝图、一以贯之、一任接一任地抓下去,切实抓出成效。各级计划、财政、银行等部门要积极支持节水灌溉,切实搞好资金筹集和划拨等工作,保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电业部门要抓住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投入的机遇,优先对节水灌溉用电线路改造和建设,新增节水灌溉用电免收电力增容费,严格执行省政府关于农业灌溉用电减半收费的优惠政策,支持节水灌溉事业的加快发展。各级水利部门,要发挥综合、组织、参谋的作用,做好年度发展计划的安排。同时要依托各级水利抗旱服务组织,为发展节水灌溉打井配套、设备安装、技术指导提供全方位服务。有包扶任务的部门,要把发展节水灌溉作为包扶工作的一项新内容,有钱出钱,有物出物,有技术出技术,推动节水灌溉的加快发展。广播、电视、报纸等宣传媒体,要广泛宣传发展节水灌溉的紧迫性、必要性和典型事例,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关心和支持节水灌溉事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