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度自治区取消棉麻二级站这一经营环节后,县级棉麻公司作为棉花购销的主体经营单位,现二级站的工作重点要从经营转向为各地搞好服务和指导,自治区和各地棉麻公司都要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严格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棉花企业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继续实行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切实加强经营管理,努力降低流通费用,提高经济效益,扭转亏损局面。
八、切实做好新棉收购和资金供应工作
各级供销社、棉麻公司要发扬为农服务的优良传统,切实维护农民利益,承担起收购棉花的主渠道作用,对农民交售的棉花坚决做到不停收、不限收、不拒收、不压级压价、不抬级抬价。收购过程中,要增加收购网点、收购人员,延长收购时间,坚持质量标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坚持户交户结、现金结算,不滥收代扣不符合规定的任何费用。各级地方政府要切实减少行政干预,支持技术监督部门和棉花收购企业按国家质量标准和自治区的各项政策收购棉花。其他有收购资格的企业也要按照上述确定的原则认真做好棉花收购工作。今年新的棉花标准开始实行,要采取切实措施,保证新标准顺利实施。
供销社棉花企业的收购资金,本着“库贷挂钩、封闭运行、及时还欠”的原则,继续由农业发展银行自治区分行及时、足额供应。为推动棉花种植良种化,对良种棉加工厂良种棉花收购资金,经农发行审定符合条件的,应予以保证。对外贸、纺织、国营农场、乡镇企业轧花厂所需收购资金,由其开户商业银行优先供应。农业发展银行和其他各家商业银行要积极组织资金供应,确保收购资金不断档,确保不向棉农“打白条”。
九、加强领导,确保我区棉花流通体制改革顺利进行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积极推进我区棉花流通体制改革,才能为今后棉花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各级政府要进一步统一认识,加强领导,认真负责地抓好本地区生产和销售工作,统揽全局,精心谋划,谨慎操作,把握好改革的力度与速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广泛深入地向基层干部和各族棉农宣传棉花收购政策,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认清在我国棉花供大于求的新形势下,棉花价格大幅下调是市场的客观要求,让基层干部和棉农尽快了解掌握政策,适应新的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要求。加大减轻棉农负担力度,采取相应降低集体提留统筹费,调减土地承包费等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棉农损失,帮助农民渡过转制期的难关。组织农民挖掘潜力,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千方百计增加棉农总体收入,减少因降价造成的损失。切实加强棉花销售工作,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积极了解国内、国际棉花市场,广泛参与市场竞争,在努力销售棉花的同时,靠市场机制调整各地棉花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提高质量意识,促进棉花生产健康发展。各地、兵团各师(局)和有关部门都必须以大局为重,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的各项棉花政策,做好棉花流通体制改革的各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