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辽宁带状城市群开发的方向和目标
1.发展方向
根据当今世界经济正朝着区域化、集团化和全球化发展的趋势,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把一体化、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作为辽宁带状城市群的发展方向,形成新的区位优势和规模效益,从而推动辽宁经济快速持续向前发展,进一步增强在全国和东北亚的地位和作用。
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根据城市间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和互相促进的特点要求,打破条块分割,促进城市群更大空间的协同发展,在城市之间实行高度的社会化分工与协作,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合理布局生产力,统一规划基础设施,联合开发资源,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扩散效应,积极利用各城市的优越条件,扩大交流,优势互补,形成城市群的整体合力,使不同规模、各具特色的城市实现一体化发展,包括城市间、城乡间总体设计和区域间交通网络化、信息网络化、基础设施共建、资源共享以及人才、劳动力、资本自由流动等。
城市群现代化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管理现代化,利用现代管理模式和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经济现代化,通过专业化分工协作,使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基础设施现代化,有便捷的内外交通,高效优质的通讯服务,充足的水电供给,良好的废污处理和可靠的防灾系统;环境整治现代化,建设完善的环卫设施和优美的园林绿地,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风貌和舒适安全的人居环境,建立生态平衡的现代化生态区域。
城市群市场化发展。城市群的发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按市场规律运作,对城市群内的经济进行结构优化,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配置市场化;在城市群中培育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建立金融、物资、技术、人才、信息等全方位、多层次相互联系的市场网络体系。
城市群国际化发展。坚持外向牵动战略,在实施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充分发挥城市群的整体优势,扩大进出口贸易,进入国际经济大循环;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发展多种形式的合资合作伙伴,特别是开展同东北亚各国的合资合作;按国际惯例运作,与国际接轨,使生产要素在国际范围内配置,产品在国际市场流动,实现资金、技术、市场国际化。以大连为对外开放龙头,以6个对外开放城市为骨干,充分利用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辽东半岛的对外开放政策,加快整个城市群向国际化迈进的步伐。
2.战略目标
依据国家和省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充分考虑国际城市群发展趋势,到2020年,将辽宁带状城市群基本建成东北亚技术创新、制造加工、金融、贸易、信息中心及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基本形成科技发达,结构合理。规模经济、综合实力强的大城市群。国内生产总值年均递增8%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0%;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城市化水平达到80%;逐步形成知识经济体系,率先建成发展知识经济的重点区。
——基本形成分工科学、层级合理、充满生机的经济科技全方位开放格局,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并成为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一个重要接轨点,从而成为全球经济一体化网络中的重要空间节点。
——基本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建成能沟通国内外资金流、商品流、技术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的现代大市场体系,吸引国外金融机构及办事处和国际跨国公司总部、地区分部以及国内大型企业集团总部销售机构及办事机构到带状城市群落户,成为东北地区的商品、资本、技术交易集中地与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