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带状城市群开发战略的通知

  二、辽宁带状城市群开发的优势与制约因素
  1.经济体制
  改革开放为辽宁带状城市群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市与市之间的经济技术协作更为密切,跨地区的企业联合不断增多。但是,市场经济体制尚未完善,市场发展尚不充分,部门分割状况与地区封锁仍然残存,城市群内人才、物资、资金、信息流动网络尚不完善,生产、流通、销售时有受阻,各个城市的自身优势未能得到充分发挥,严重影响了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整个城市群更多地表现为地理上的自然区域地带,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群体的潜在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
  2.产业结构与布局
  辽宁带状城市群重工业密集,具有较强的工业基础,但同时也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产品层次水平低,以资源产品和一般性制成品为主,初加工、能耗高、劳动资本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二是城市群内产业布局主要建立在自然分工的基础上,各城市产业结构发展趋同,没有形成合理配套的现代化分工与协作体系。三是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多数城市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低于第二产业,没有形成健全的市场体系。由于产业结构的制约,城市的经济贸易功能和科技文化功能不强。
  3.科技与人才
  辽宁带状城市群拥有各类独立科研和技术开发机构251个,高等院校50所,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130万人,民营科技企业4000多家,具有沈阳、大连、鞍山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带状城市群有一定的吸纳先进科技与成果转化能力。同时,本地区也存在人才结构不够合理,知识更新滞后,新兴产业人才相对缺乏,组织结构不尽合理,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等问题。
  4.城市体系结构
  辽宁带状城市群城市比较密集。大中城市数量多,实力较强,但城市体系的结构尚不完善,小城市和小城镇实力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利于生产力合理布局、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城乡环境的改善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
  5.基础设施
  辽宁带状城市群交通、通讯便捷。以沈阳为中心的铁路网四通八达,密度居全国之冠;具有沈大、沈本、沈抚、沈铁及沈阳环城高速公路,是全国高速公路最密集的地区;沈阳、大连两大区域性国际机场直通日、韩、朝、俄及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大连港、营口港等与14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邮电通信发达,带状城市群内各市、县都开通了国际和国内程控电话,各主要城市都开通了国际互联网。但是,由于城市建设未能与生产建设同步安排,一些市主要基础设施欠帐较大。每个城市交通都集中在地面上,管理手段落后,拥挤比较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预计到2010年,整个带状城市群将缺水约14亿立方米,若解决不好,势必给经济快速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6.资源与生态
  辽宁带状城市群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矿产资源100余种,已开采60余种。铁、金刚石、菱镁、硼、滑石、玉石、熔剂灰岩等储量居全省首位;海岸线较长,海洋资源开发潜力很大。然而,在工业化进程中,带状城市群内环境污染严重,80%以上河段水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污水处理率比较低;9个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都未达到国际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
  7.国内外经济环境
  从国内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民经济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经济增长热点将呈现第二次北移,环渤海地区有可能成为下世纪初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从国际看,亚洲太平洋地区21世纪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点区域。同时,随着国内沿海城市群的迅速崛起和中西部地区迅速开发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内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辽宁带状城市群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