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辽宁带状城市群开发战略的通知
(辽政办发[1999]56号)
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经省政府同意,现将《辽宁带状城市群开发战略》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1999年10月27日
辽宁带状城市群开发战略
辽宁带状城市群开发战略,是根据中日合作协议,经省政府同意,于1996年开始研究的。主要是借鉴日本东海道城市群以及世界发达国家城市群开发建设的经验,结合我省实际,研究沈大高速公路沿线的沈阳、大连、鞍山、抚顺、本溪、营口、盘锦、辽阳、铁岭等市如何一体化、市场化、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旨在发挥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优势,推进国际合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激发各城市的生机和活力,推进辽宁带状城市群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辽宁带状城市群开发的地位和作用
辽宁带状城市群地处欧亚大陆东岸,渤海湾北部,是连接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乃至中国内陆广大地区的结合部,是中国参与东北亚经济合作交流的主要基地。城市群依托沈大高速公路和哈大铁路交通走廊,南起大连,北至铁岭,在长约500公里的地域内分布了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盘锦、辽阳共9个省辖市和开原。铁法、新民、灯塔、海城、大石桥、盖州、瓦房店、普兰店、在河10个县级市,其中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有沈阳、大连、鞍山、抚顺市,50至100万人口的大城市有本溪、营口、辽阳、盘锦市,20至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有铁岭、瓦房店、海城市。城市群土地面积8.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55%,人口2728万,占全省的67%,GDP占全省的86.7%,外贸出口占全省的94.4%,实际利用外资占全省的96.5%。
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发生一场重大的产业革命,知识经济已露端倪,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正在全球范围内崛起。抓住世纪之交世界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有利时机,借鉴各国的发展经验,加快辽宁带状城市群的开发建设,对全省、全国和东北亚地区的发展意义重大。
——辽宁带状城市群的开发,使沿海和腹地密切连为一体。以沈阳和大连作为增长的两极,整个城市群统筹规划,一体发展,可使全区内优势互补,既具有丰富的内地资源与广阔的市场,又具备对外开放的优越条件,从而可形成新的整体优势。
——辽宁带状城市群的开发,将主导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带状城市群内集中了全省工业企业、高等院校、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民营科技企业的70%至80%,国有资产存量达3000亿元,占全省的70%。开发辽宁带状城市群,将进一步强化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轴线。
——辽宁带状城市群的开发,对我国东北地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牵动作用。辽宁带状城市群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也是重要的高新技术开发基地,其冶金、机械、化工、建材等工业居全国前列。城市群的中心城市沈阳和大连市分别是辽宁以及东北地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中心和对外开放的龙头。随着经济的发展,带状城市群将逐步向北延伸,主导东北地区的发展。
——辽宁带状城市群的开发,将有力地促进东北亚乃至环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发展。辽宁带状城市群居于东北亚中心地带,其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以及较强的工业基础奠定了它在未来东北亚经济圈中的重要地位。它与日本等邻国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互补性,经过努力可形成中日产业合作的制造业基地和中日科技合作开发研究基地,对东北亚乃至环太平洋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日益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