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积极实施“科教促富奔康”工程、“绿色证书”制度和“农村青年星火带头人”的工作,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
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要在政府的统筹领导下,紧密合作,利用在建的10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50家省级农业龙头(产业化)企业、8个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和2个社会发展综合试验区,以及农业院校、各级农业科研机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才、技术等资源优势,共同办好农村职业学校和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要按粤府办[1997]48号文的部署和要求,全面推进“绿色证书”工程。争取到2010年,全省初步建立起农业从业人员培训和资格证书制度。同时,积极组织实施“星火计划”、“丰收计划”和“燎原计划”,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努力实现“三个沟通”,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一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相互沟通。提倡在县(市)范围内,统筹协调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打破中等职业学校界限,实现资源共享。职教成教等教育机构在积极为农村培养急需的二、三产业人才的同时,应根据当地的实际,开设农类专业。今后农类专业统一规范为现代种植技术、现代养殖技术和包括农副产品加工在内的现代多种经营三大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专业基础课教材逐步做到全省统一。
二是实现职教成教的相互沟通。利用农业职业学校的师资、基地、技术等,带动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办学,从而辐射到学生、农户、农村,形成一批科技专业户(或项目)和专业村。三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相互衔接,逐步扩大职业技术学院对口招生的比例,为农业类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提供更多的升学机会。与此同时,花大力气建设好10所以上现代农业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以及中等职业学校的机电、电子信息、计算机、旅游、服装、现代农业种植技术、现代农业养殖技术、农村多种经营等8个骨干专业研究中心。
农村职业学校和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条件具备的普通中学、中心小学、村完全小学,是实施农民教育的主要阵地。部分承担农民教育任务的学校或培训机构,除招收应届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学历教育之外,可以放宽年龄限制,面向农村免试招收45岁以下的往届生,按照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计划学足课时、修满学分的由农业职业学校或示范性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发给相应的经县以上教育行政部门验印的农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证书;参加单科或多科培训,经考核合格者,由学校(或培训机构)发给经县以上主管部门验印的单科或多科培训证书。
上述人员可按规定向当地农业部门申请农民技术员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