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要本着精简高效的原则,合理设置内部机构,减少管理层次,完善组织结构,改变企业管理机构庞大,管理人员过多、人浮于事的状况,努力提高管理效率。
(三)增强法制意识,依法治理企业。企业经营管理者要加强学习法律知识,提高法治意识;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制度,切实做到依法经营,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
(四)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依靠职工管好企业。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关心群众,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增强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引导广大职工积极参与企业管理和决策,投身于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强化培训工作,提高企业职工整体素质。企业职工培训工作一定要制度化、长期化。各地市、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长期系统的培训规划。可以分期分批将职工送到内地大专院校、企业进行学习和岗位培训,也可以将内地专家请进来举办短期培训班。要把学历教育与鼓励自学成才结合起来,采取多种形式提高职工队伍素质。
六、加快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步伐,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搞好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拓展企业发展空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龙头,通过更新产品、改进质量、扩大规模和引进替代等多种方式,用增量资金激活存量资产,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认真组织实施国家“中西部地区优势工程”和“双高一优”重点技术改造计划,继续推进“510工程”,加大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的技术改造力度,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充分利用国内经济结构调整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时机,吸引、鼓励区外投资者以先进设备、先进技术入股我区企业,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完善现行的技术改造投资政策。把国家安排的技术改造资金、自治区技术改造有偿使用资金、利差返还资金集中起来,建立自治区国有企业发展基金,对于产品有市场、有效益,符合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政策的技术改造项目,给予贷款贴息支持;对这类技术改造项目的国产设备投资,实施财政鼓励政策;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增收部分的税收实行一定时期的先征后返政策。积极争取国家增发国债用于大企业技术改造贷款贴息的额度,加大我区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贷款贴息力度。采取加速折旧、加大新产品开发费提取、减免进口先进技术与设备的关税和进口环节税等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企业技术改造要实行项目资本金制度和项目法人责任制。积极培育技术市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步伐,培植和扶持一批高新技术企业,促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形成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国有企业要加强技术开发力量和加大资金投入,重点企业、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要积极创造条件建立技术开发中心,研究开发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品,增加技术储备,搞好技术人才培训。制定优惠政策,鼓励科研机构和大中专院校的科研力量进入企业,推进产学研结合,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