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中共宁波市委、宁波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引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若干意见

  三、加大现有人才的培养和再教育力度,加速造就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
  9、突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建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内容科学化、培养手段现代化、分级分类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把培养的重点转到开发人的潜能和激发创造力上来,转到加快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的传播上来。市里重点抓好跨世纪“432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员的培养;每年在全市选拔一批有培养前途的中青年骨干到国内高校、科研机构深造;每年选送一批有培养前途的优秀中青年人才赴国(境)外进行中长期跟班培训或研修;继续与国内高校联合在甬举办紧缺急需专业硕士班;积极鼓励中青年人才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国(境)外培训基地。要把企业急需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企事业单位要多渠道培训人才,特别是大中型企业要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同类先进企业协作,开展人才交流培训、挂钩培训或创办培训基地。
  10、强化各类人才的继续教育。认真组织实施国家、省关于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暂行规定。按照政府调控、行业指导、单位自主、个人自觉的原则,突出企业和技术人员在继续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市场机制的驱动作用,建立终身学习体系。企业职工教育费中用于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知识更新的经费,不得低于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占职工总数比例。要把加强中高级技工和管理人员、熟练技术工人等生产、科研、管理骨干的基础理论培训与创新能力培养,作为职工教育的重点。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养经费按工资总额的2.5%列支,专款专用;机关公务员的培养经费按一定比例列入各级政府预算。
  11、切实加强企业经营者队伍的培养。按照加快建设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高素质的经营管理者队伍的目标,研究制定面向新世纪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规划,逐步建立“政府宏观调控、行业规范引导、企业竞争需要、个人成长驱动”的经营管理人员培训机制,形成能满足各类企业需要的多层次、多形式、开放性的培训体系。各地要积极培育和发展不同层次的企业家社团,组织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和讲座,提升各个层次企业经营者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素质,加快企业经营者的知识更新。
  四、以业绩为取向,逐步建立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
  12、改革用人制度,建立人才公平竞争机制。破除论资排辈的旧观念、旧机制的束缚,加大竞争上岗力度,大胆启用年轻优秀人才,建立“能者上、平者让、劣者下”的用人机制;在各类企事业单位普遍实行劳动合同制和聘用制,实行个人自主择业、单位自主用人。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