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积极推进教育信息化、现代远程教育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建设。用3~5年时间,建成广西教育科研网和教育网络平台。以普通高等院校和各级电视大学为依托,构建以计算机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加快发展以CAI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手段。
三、深化教育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9、推进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加大县级人民政府对教育经费、教师管理和校长任免等方面的统筹权。
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实行以市人民政府(地区行署)统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通过合并、共建、联办、划转、提升、转制等形式对现有的普通中专、职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等中等职业学校进行调整,积极稳妥地推进中等职业学校管理体制改革。
高等教育要进一步明确管理者、举办者和办学者各方的责任和权限。在国务院统一领导和管理下,自治区人民政府负责统筹规划和宏观管理全自治区内各高等学校,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的业务指导和组织对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及评估;举办学校的市人民政府(地区行署)、行业按权限负责安排学校的人事任免、办学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将具备条件的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逐步建设成为本科师范院校,采取联合、合并、充实、提高等形式,将具备条件的普通中等师范学校逐步组建成高等师范专科学校。现有的职业大学、部分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部分高等专科学校和具备条件的普通中专学校通过合并、改革、改组和改制,逐步调整为职业技术学院。支持本科高等学校与企业合作举办职业技术学院。积极鼓励和支持各地、市创造条件,以多种形式举办综合性、社区性的职业技术学院。支持具备条件的我区高等学校到外地合作办学。加快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著名高校、团体、个人采取多种形式参与我区高等教育的发展。
10、推进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和学制改革。小学毕业生实行免试就近入学的制度。初中毕业考试逐步实现由学校命题和组织。改革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办法。积极推进高考招生考试改革,进行一年两次高考的探索以及“3+X”高考科目设置和一次高考成绩数年等值有效等方面的改革试验。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逐步实行学分制,试行弹性学习制度。允许学生分阶段完成学业及跨专业、跨学校获取学分。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通过采取放宽入学年龄限制等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通过改革招生考试制度、学制和学籍管理制度、办学模式以及调整课程结构等,构建不同类型教育相互贯通、相互衔接的教育体制。继续改革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
11、推进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各级各类学校要在定编、定岗、定职责的基础上,实现精简机构,减员增效。改革校内分配和奖励制度,实行多劳多得、优势优酬。进一步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根据国家规定的专业技术职务比例设置岗位,按岗聘任。加大高校后勤改革力度,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学校后勤改革,投资建设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高校后勤设施建设及后勤服务根据不同条件,按照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