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新世纪人才工程的决定
(浙委[1999]40号)
为深入实施我省科教兴省战略,加大人才培养和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加速科技进步,加快推进经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确保我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实施新世纪人才工程。
一、把人才资源开发摆在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
(一)迈向二十一世纪的浙江,正处在由提前实现小康向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我省经济能否在日趋激烈的未来竞争中再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从根本上讲,取决于我们能不能造就和集聚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这既是全球范围科技突飞猛进、知识不断创新的时代要求,也是我省解决当前经济社会深层矛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人才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从总体来看,人才数量短缺、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仍相当突出,人才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还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因此,必须从全局高度,深刻认识人才资源开发的极端重要性,进一步增强危机感和紧迫感,加快推进新世纪人才工程,为浙江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二)实施新世纪人才工程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从浙江实际出发,紧紧围绕我省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加大人才资源开发力度,加快制度创新和政策调整,努力营造聚才、育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形成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的良性运行机制,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人才队伍。
(三)新世纪人才工程的主要目标是:到2005年,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人才开发政策法规体系,人才资源总量显著增加。结构明显改善。全省中专以上学历或取得初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达240万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比重占60%以上,入选省“151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的人数达900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的人数达60名。到2020年,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人才资源开发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把浙江建成国内外优秀人才向往的人才资源聚集区,建成与经济强省相匹配的人才优势省份。
(四)实施新世纪人才工程,要坚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坚决冲破传统计划经济观念的束缚,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下决心打破条块分割,敞开大门吸纳国内外优秀人才;彻底破除所有制歧视,创造平等竞争环境,对不同所有制单位在人才政策上一视同仁。
二、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造就一大批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